張五常:中國本身市場夠大 閉關自守也無妨

2009-12-14 13:34:05      張五常

  文/張五常

  美國推出保護主義,對中國當然不利。但此不利也,在發(fā)展得有頭有勢的神州大地來說,因為本身市場夠大,用不著哭出來。

  去年奧巴馬競選總統(tǒng)提名時,說如果他獲任總統(tǒng),會杜絕中國的玩具進口美國。據(jù)說不安全是原因。后來他承認說錯,有歉意。(想深一層,美國本土的玩具工業(yè)早就移師中國及工資較低的國家,去如黃鶴,沒有什么可以“保”的。)最近九月十一日美國宣布對中國輪胎征收懲罰性的進口稅,三年加三次,每次加得厲害,得到奧巴馬批準。奧氏之前,布什執(zhí)政時,美國的壓力團體多次提出對中國貨進口征收懲罰稅,據(jù)說有六項通過有關當局,皆被布什否決。

  有一個嚴重問題。這次在懲罰中國輪胎進口的言論中,沒有提到像玩具那樣,被指有危險成分。中國制造的輪胎顯然被認為是安全的,只是價格相宜,導致美國的輪胎工人失業(yè),所以要懲而罰之。既不危險,也非傾銷,只是價格過低。這樣,將來反對中國制造品廉價進口的聲浪會不絕于耳,奧巴馬不容易厚此薄彼,輪胎的命運會成為保護主義卷土重來的先驅。不可能是美國消費者的選擇。

  重罰中國輪胎進口,美國還存在的輪胎制造商會得益,但沒有誰會在那里興建輪胎工廠。這是因為懲罰關稅這回事,既可來,也可去,設廠造輪胎是蠢行為。其它發(fā)展中國家呢?大量產出輪胎,廉價輸美,也會同樣地遇到懲罰關稅,所以也不會那樣傻,見到自己的國家還沒有被點名就趕著去設廠產出輪胎了。如此類推,明智的發(fā)展中國家的投資者,會選擇不走廉價輸出美國的路,轉而謀求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互相貿易,地球一體化會變?yōu)榈厍騼审w化。

  上述是我持有的水晶球的看法,可能想象力過高,但邏輯是對的。中國可以報復嗎?當然可以,而縱觀今天中國持有的籌碼,容易。我反對。曾經說過,無論外間怎樣懲罰中國貨進口,北京的朋友不要采取任何報復行動。協(xié)商不成,他們要懲罰,一笑置之是上策。何況今天遇上金融危機,此報復也將會導致保護主義地球化,對中國半點好處也沒有。是的,協(xié)商不成,北京的朋友要逆來順受。尤其是,我認為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到今天,就是被迫要閉關自守,有得守,守得云開見月明。

  我要從史密斯的《國富論》起筆的制針工廠說起,向北京的朋友解釋一下簡單的分析。史前輩的制針工廠,因為工人分工合作,每人的平均產量,比獨自操作的產量高出數(shù)百倍。我曾經指出,因為專業(yè)而分工合作,其產量可以容易地上升逾萬倍。這是史前輩指出的“國富”的主要原因。他跟著翻來覆去地指出,要鼓勵專業(yè)分工產出,市場貿易不可或缺,因為沒有市場無從專業(yè)。這就帶來史前輩的一個重要格言:“專業(yè)產出的限度是由市場的廣闊度決定的 (Specialization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p>

  這里我要用一些真實的數(shù)據(jù)來示范市場廣闊度對生產成本的重要決定性。二○○一年為了寫《供應的行為》的第三章──《生產的成本》,我要求一家印制商提供印制書籍的成本數(shù)字,由花千樹的葉海旋核對,說明一分也不能錯。是一本三十二開內文一百九十二頁的平裝書,以港幣算,時間是二○○一年七月。眾所周知,印制書籍是量愈大平均成本愈低。我獲得的數(shù)據(jù),印制五百本的平均成本是每本五十七元二毫九分,八千本的平均成本是七元五毫三分。資料顯示,開頭平均成本跌得急,到了八千本就跌得遠為輕微。當時我算過,考慮到倉庫的租金,無限量的不急銷售,以香港而言,每次印制八千本最著數(shù)。

  在香港要出書過癮一下的君子們知道,因為市場小,要銷售五百本不容易。二○○一年的市價,內文一百九十二頁的書每本約四十五元,批發(fā)六折,是二十七元。沒有算進編輯、設計費用,五百本的平均成本五十七元多,要過癮不能不入肉傷身。要真的過癮,二千本(印制成本平均約十七元)是起碼的要求了。

  市場銷量夠大是利用專業(yè)分工產出而減低成本的主要法門,也因為這法門的存在,基于私有產權的經濟就可以夸夸其談了。印制書籍是量愈大產出平均成本愈低的一個好例子,可能有點夸張,但我們不難想出更夸張的其它實例。權利有了清楚的界定(所謂私產)是市場運作的先決條件。這是科斯定律。但有私產,市場的銷量不足,算你是絕頂天才也只能大嘆倒霉了。

  神州大地的人口比香港的高出二百倍。要出書過癮一下嗎?國內今天的書價比香港的大約低一半,成本也大約低一半,銷售二千本當然遠不及香港那么困難。書籍如是,其它產品也如是。外間多購中國貨是擴大市場,有助,但自己既然有那么大的市場,他們要保護什么的,讓他們保到夠算了。不容易明白,美國在消費指數(shù)一蹶不振的今天,他們會推出保護主義。難道輪胎之價大幅提升,那里的市民會多購汽車嗎?是湛深的學問,我不懂。

  美國推出保護主義,對中國當然不利。但此不利也,在發(fā)展得有頭有勢的神州大地來說,因為本身的市場夠大,用不著哭出來。報復還擊,怎樣算我也算不出對中國本身有好效果。中國的勞苦大眾拼搏了那么多年,站穩(wěn)了腳,讓他們享受一下外間的名牌貴貨不是很好嗎?索性取消所有進口關稅吧!是站起來表演一下真功夫的時候了。

  我曾經指出,中國要大事發(fā)展的是內供,而不是內需。只要內供發(fā)展得好——主要是撤銷所有約束內供的管制——內需的威力會隨之而來。外需無疑有助,但今天看已經不是炎黃子孫的生存命脈了。一個人口不多的小國,要靠出口換飯吃,或靠開賭,或靠旅游,或靠碰中了些什么天然礦物。但中國不是小國,人口多而又吃得苦,市場大得驚人,而工業(yè)的確是發(fā)展起來了。人家要保護,中國在不利中可以穩(wěn)守,而長此下去,最大的輸家一定是推出保護的那一方,因為在保護中市民是買貴貨了,資源的使用也被誤導了。日本保護農產品的經驗是災難性的。

  我感到惋惜的,是美國懲罰中國的輪胎進口,在過渡期間中國的輪胎制造商會受到損害。中國自動提升出口稅會打上交叉,也會與目前的出口稅制有沖突。自動約束出口量是配額制度,麻煩多多,紡織品的前車可不鑒乎?然而,輪胎出口配額會減少甚至彌補制造商的財政損失,而更重要是會大幅提升出口輪胎的質量。如果美國可以接受這配額而放棄懲罰稅,對中國來說是比較上算的。我可以保證,如果懲罰稅換作配額制,而商務部懂得容許配額以市價自由轉讓,中國產出的輪胎的質量會冠絕天下。這是價格理論的推斷,其準確性與牛頓推斷樹上的蘋果會掉到地上相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