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舟:二次創(chuàng)業(yè)終成正果

2008-05-07 18:01:11      s1985

    “如果只是從財富的角度出發(fā)的話,這些年來我個人通過投資得到的回報已足夠我退休了。”陳一舟的自評似乎印證著他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熟悉他的人在談起陳一舟時,首先肯定的優(yōu)點總會是“他的投資感覺非常好”?;蛟S這樣的肯定對于一個創(chuàng)業(yè)型的老板來說并不是最愿意聽到的夸獎,因為更多人都更傾向于承認自己是個“企業(yè)家”而不是“資本家”。

    發(fā)家 3000萬美元將校友錄賣給搜狐套現(xiàn)

    在陳一舟的履歷表里,盡管Chinaren(校友錄)曾經創(chuàng)造的神話至今無人能夠超越,但陳一舟個人的成功卻是從3000萬美元將Chinaren轉手賣給搜狐開始的。一個細節(jié)是,Chinaren最早的啟動資金基本上全部來自陳的投資收益,在離開搜狐后,陳也是等到了搜狐股價升至最高點才選擇拋售。

    “就像坐過山車,已經到底了又沖上去。”2007年,陳一舟在回憶當年那段經歷時說,“那時候我非常自信,認為自己馬上可以創(chuàng)造一家1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但陳一舟這個“馬上就能實現(xiàn)的夢想”一直拖了5年零5個月才最終在軟銀的幫助下被全世界認同。

    2002年11月,陳一舟返回中國,以當時火爆異常的SP服務為主營業(yè)務創(chuàng)立千橡互動。那時候,當初和陳一起創(chuàng)辦Chinaren的周云帆和楊寧已把“空中網”做得風生水起,同時市場上類似TOM、華友世紀、三大門戶這樣的先入局者已紛紛完成了在SP領域的跑馬圈地。

    在拿到48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之后,陳一舟最終沒有選擇把千橡變成第二家空中網。從現(xiàn)在情況看,陳當初的選擇或許是“因禍得福”,但就算是陳本人也不能不承認,錯過了SP業(yè)務最好的發(fā)展時機,也讓陳曾經的夢想第一次破滅。

    盡管沒有得到資本市場的承認,也沒能為第一期的風投帶來足夠神話的回報,但憑借SP業(yè)務成熟的盈利模式和現(xiàn)金流,千橡在第一時間里為自己贏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而明白“賺快錢不是自己長處”的陳一舟也終于開始重新思考自己未來的事業(yè)究竟在哪里。

    蟄伏 以股權置換收購“貓撲”重獲關注

    “我是做社區(qū)出身的,那是我最擅長的事情。盡管那個時候還沒有明確的商業(yè)模式,也沒有想到如今SNS和社區(qū)概念會如此火爆,但我已經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該做什么。”2007年,陳一舟在校內網宣布進軍高中和白領市場的發(fā)布會上說,“我不承認校內網是因為Facebook火起來就開始照貓畫虎,實際上從2002年,甚至是1999年的Chinaren開始,我們就已經在這個領域內探索了。”

    陳一舟所謂“開始于2002年的探索”是指DUDU.com,這是千橡名下一家韓國風格的社區(qū)網站,最終因為“DUDU加速器”和“流氓軟件”的指控而聞名天下。業(yè)內人士稱,那時的中國互聯(lián)網沒有多少規(guī)則可言,憑借專業(yè)團隊對技術的了解,服務提供商往往能以某些并不怎么道德的方式主動控制用戶的網絡行為,并將其轉化為以流量和“alexa排名”(國際上最權威的網站排名)為單位的籌碼,用于忽悠股東,或者可能的投資人。

    陳一舟后來回憶說,從最開始,他就意識到這樣的“非常規(guī)操作”不會是長久之計,“總不能再做一個Chinaren吧?那根本不現(xiàn)實,也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2004年3月,千橡以股權置換的形式收購了一家名為“貓撲”的個人網站,當時貓撲論壇聚集了大量年輕人,他們在這個打破無數規(guī)則的虛擬空間里交流分享有關動漫和游戲,以及IT相關的信息。由于網站架構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少量的廣告幫助站長支付已經足夠高昂的服務器與帶寬成本———盡管貓撲當時只有兩臺服務器與60M帶寬。那時,中國互聯(lián)網的第一集團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復興,網易股價一路逼近100美元,互聯(lián)網圈開始頻繁復制包括“中國首富”在內的財富神話。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家“二流SP公司”對一家個人網站的收購顯得微不足道———按照一位消息靈通人士的話說,連開新聞發(fā)布會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在一年之后,隨著Myspace和Web2.0概念在全球的火爆,千橡旗下的貓撲瞬間成為中國最具Web2.0和叛逆素質的公司———源于貓撲論壇上的無數名詞開始成為中國互聯(lián)網的標準化用語。更關鍵的是,陳一舟和千橡也因這樣一次收購,重新得到了主流資本市場的關注。[next]

    擴張 2年多數千萬美元鯨吞近10家網站

    在完成對貓撲收購后一年零三個月,陳一舟在2005年7月從Accel Partners拿到了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九個月之后,千橡又獲得來自包括聯(lián)想投資在內的四家投資公司總金額為4800萬美元的投資。

    伴隨著風投注入的是千橡集團大規(guī)模的擴張行動。知情人稱,那個時候集團旗下的SP業(yè)務千橡互動依然能帶來可觀的現(xiàn)金流和利潤,但受到政策監(jiān)管和市場飽和雙向影響的無線增值服務已經開始不可避免露出疲軟。

    在國際主流資本市場察覺到這一點之前,所有的SP們都在和時間賽跑,可陳一舟的千橡似乎沒有選擇。

    陳一舟在第一筆融資到位之后的一個月就開始了收購行動。被收購的公司叫做UUME,創(chuàng)始人是陳一舟的校友劉健,他們從美國帶回來一個‘六度空間’的交友理論,意思是任何兩個不相干的人,通過六層關系網的交叉都能拉上關系。“自己做肯定來不及了,那就直接買。”大度咨詢總經理程天宇說。

    劉健當時曾表示,在中國,SNS的概念和市場都還遠遠沒有成熟,“選擇被并購也很合理”。這個預言在2005年8月變成現(xiàn)實,UUME并入千橡之后,他出任千橡集團COO,主管線上業(yè)務的運營。

    陳一舟的擴張步伐沒有就此打住,2005年底,知名IT社區(qū)Donews成為千橡旗下財產。

    “在第一次融資時和投資方達成的共識是,圍繞貓撲打造一個Web2.0的社區(qū)群,包括SP業(yè)務在內的所有業(yè)務都將圍繞在這樣的核心競爭力周圍并為之服務。”陳一舟說,“實際上‘老二’比‘老大’來說更難成功,如果得不到足夠的資本支撐,會非常辛苦。”

    從2002年回國創(chuàng)業(yè)開始,陳一舟在2年多的時間內通過各種方式“鯨吞”了接近10家網站,業(yè)務范圍涉及當時所有的熱門概念。

    裁員 戰(zhàn)線過長導致某些領域撤離太晚

    由于戰(zhàn)線過長,同時旗下所有網站都在同步地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在一段時間內最讓千橡公關人士煩惱的問題是“沒辦法向記者解釋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

    更關鍵的是,連千橡自己的員工或許都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產品實在太多,從測試到運營維護到推廣到服務,幾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負責人都不得不在極短的時間內面臨名目繁多并且規(guī)格不一的任務———已離職的千橡深圳分公司某員工告訴記者,她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接受了7款不同產品的推廣任務,而且“完全沒有重點”、或者“每一個任務都號稱是重點”,但“沒有一個項目持續(xù)超過2個月”。

    “陳一舟給投資人畫了一張‘眾星拱月’的圖,但最后星星滿天都是,月亮卻找不到了。”程天宇說,“平均用力的結果成為一種必然,陳有點太執(zhí)著于資本層的擴張,連消化的時間都沒能給自己留出來。”

    擴張留下的隱患在2006年7月中國移動調整SP政策之后開始顯露出來。由于SP業(yè)務的收入銳減,千橡瞬間感受到過長產品線所帶來的成本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6年9月26日,千橡官方宣布裁員150人;2006年底,千橡第二次裁員,1/3的員工失業(yè);2007年初,貓撲近半數員工接到裁員通知書。2007年2月底,陳一舟在承認“裁員結束”的時候回憶說,自己2006年最大的遺憾是,有些領域撤的太晚,還不夠先知先覺。[next]

    挫敗 40多個賬號換40多個雞腿的尷尬

    實際上陳一舟對于校內網最早體會到的是挫敗感。

    2005年12月這家網站上線之后不久,陳一舟就開始與其創(chuàng)始人王興接觸,并透露出收購意圖,并表示將自主開發(fā)5Q校園網參與競爭。但第一階段的談判最終沒能達成一致。2006年暑假期間,千橡自主開發(fā)的5Q校園網和校內網發(fā)生了激烈的用戶爭奪戰(zhàn)。陳一舟用的辦法是“到5Q注冊用戶送雞腿”,而王興則選擇了將用戶線上關系現(xiàn)實化的方式。最終的結果讓陳一舟無比郁悶———有人在5Q上注冊了40多個賬號之后回到校內網上炫耀說,自己獲得了40多個雞腿。

    不過并不擅于資本運作的王興并沒能高興多久。2006年新生入學剛開始時,在融資問題上到處碰壁的王興幾乎沒有經過任何討價還價的過程,在一個月之內就將校內網賣給了千橡(有消息稱200萬美元,不到2000萬人民幣)。而充分意識到校內網用戶價值的陳一舟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戶流失,干脆徹底放棄了自主研發(fā)的5Q頁面,轉而將原5Q的用戶導入校內網。

    “通常情況下,都是收購方將收購來的資產整合到自己現(xiàn)有的資源當中,兩者發(fā)生重疊的時候,被拋棄的往往是買來的資源。”程天宇說,“但這一次陳一舟反過來了,寧愿把自主研發(fā)的資源拋棄掉,不能不說是個英明決定。因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核心用戶,校內網才在后來與51.com和占座網的競爭中占據了先機。”

    發(fā)生在千橡和校內網之間的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陳一舟性格中矛盾和執(zhí)著的一面。因為2006年9月收購校內網的時候,也正是千橡第一輪裁員開始的時候。

    新生 軟銀看中校內網“中國Facebook”概念

    “千橡的創(chuàng)業(yè)崎嶇之路還很漫長。”上周,陳一舟在個人博客中就獲得巨額融資事件感慨說,“未來兩年,我們會很難受。但我們會堅守這個陣地,不管最終勝利是哪一天,我們堅信校內網會成功,千橡會成功。”

    按照時下最流行的解釋,軟銀的孫正義之所以如此大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看重了校內網“中國Facebook”這個概念,所以第一期的1億美元投資將被用于校內網的建設和擴張。因為在微軟和李嘉誠把這家公司的市值炒到150億美元的今天,F(xiàn)acebook已經成為全球互聯(lián)網領域內最值得VC期待的下一個神話。

    “互聯(lián)網對人類社會最根本的改變是什么?是溝通方式的改變。”陳一舟說,“而SNS對互聯(lián)網最根本的改變是什么?同樣是溝通方式的改變。校內網為什么有價值,就在于這里。真實的SNS是無線互聯(lián)網上最大的應用。它和搜索、門戶將是一個級別的應用。美國前10大網站中有4個是SNS,中國也正在發(fā)生。而隨著手機和數碼相機的普及,這個速度正在加快。”

    “就像當年視頻泡沫一樣,SNS在中國依然有很多泡沫。”陳一舟說,“盡管很多小公司并沒有成功的機會,但是投資人依然會給他們一點錢讓他們試試。他們的嘗試會消耗我們的資金,所以我們需要準備足夠多的錢和他們耗下去。我們不想燒錢,可是我們沒辦法阻止別人燒錢,我們惟一的辦法就是,用最小的火,慢慢地把對方燒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