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灰為金:老齡人口的上升呈現(xiàn)商機

2009-05-09 17:26:08      挖貝網

  同中國的其他城市一樣,上海正面臨著一場日益加劇的危機。但它并不是經濟危機,而是社會危機: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20%的上海永久性居民的年齡已經超過60歲。

  在過去,中國的老年人是由家庭子女贍養(yǎng)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老年人比較貧困或者沒有子女,他們就會被送往敬老院。但是這些措施仍遠遠不夠。如今的敬老院大多滿員,但養(yǎng)老難題卻日益凸顯。為了彌補不足,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政府鼓勵(主要是國內的)私人企業(yè)開發(fā)盈利性的老年公寓。自1998年以來,政府允許國內外公司運營非盈利性老年公寓,公寓仿效西方的做法建設,但外國企業(yè)必須與當?shù)睾献鞣胶腺Y運營,外資所有權最高不得超過70%。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收效甚微。盡管老年人及其子女的經濟狀況在好轉,并且可支配收入比例亦日益擴大,但是進入該市場的少數(shù)企業(yè)卻一直在苦苦掙扎。另一方面,以往的社會心理障礙在逐漸消除:如果服務令人滿意且價格合理,許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將很樂意遷入老年公寓或接受家政服務。沃頓知識在線采訪的業(yè)內人士表示,這一人口危機對有些公司提供了罕見的機會,即為這一購買力不斷上升,需求不斷擴展的特殊人群提供新型的服務。

  巨大潛力

  “未來十年內,中國將面臨人口快速老齡化的挑戰(zhàn),即便是現(xiàn)在,高齡人口的絕對數(shù)量已經相當龐大,” 杭州狀德信息技術公司的首席戰(zhàn)略官金宇亮說道。這家新創(chuàng)的技術公司主要為老年人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務。

  挑戰(zhàn)是相當巨大的:至2007年底,20%以上的上海永久性居民的年齡已經超過60歲。根據(jù)上海社會科學院的調查,該數(shù)字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至2020年,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達到30%,而上海居民的平均壽命為81歲。根據(jù)地方政府公布的數(shù)據(jù),上海老年居民中大約有20%(約50萬人)愿意在老年公寓內居住。但是除了豪華公寓之外,上海的此類公寓已經全部滿員。

  “惟當有人過世,才會出現(xiàn)空缺,”涼城養(yǎng)老院的一位經理說道。這家坐落在滬北的非盈利性養(yǎng)老院于1994年建成,由當?shù)卣撠熯\營。該養(yǎng)老院向50位住戶收取每月1,500元的費用,其翻新和更新費用則由政府承擔。上海政府希望到2010年可為老年人提供10萬個床位(目前上海共有560家養(yǎng)老院提供7萬個床位),但是這些床位仍不足以滿足需求。

  成功有限

  那么對于開發(fā)商和投資者而言,上海日益增多的老齡化人口是否會成為一座金礦呢?分析師認為這是有可能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是到目前為止,經營之路仍然困難重重。

  2008年5月,面向老年人的“親和源”工程橫空出世,這項工程位于上海南部,共建有800個單位,項目投資額為5.6億元(8200萬美元)。“親和源”擁有許多美國老年公寓的特點,例如健身中心、食堂、為住戶的家庭成員提供短期住宿、醫(yī)院等。

  “親和源”是一家非盈利性組織,主要面向的是中端市場。住房單元面積為40平方米,設有廚房、臥室和起居室。住戶一次性付款35萬元(51,000美元),另付2萬元的年費以獲得終身服務。公司銷售和市場推廣經理金持哲(音譯,Jin Chizhe)坦承高額費用是一大障礙。“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我們推出的是全新的概念,”他說道,“我們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將此種新型護理方式推廣給老年人。”

  雖然目前僅售出45個單位,金預計在未來四年內,剩余的755個單位將會全部售出,但在那之前公司將會一直面臨虧損。這個領域的經營比較困難,時機非常重要,金說道,“大家都知道老年公寓的潛力巨大,但是目前該領域的投資者寥寥無幾。”

  其他投資者亦不太順利。上海假日老年公寓是與美國假日老年公寓集團及一家當?shù)毓韭?lián)合投資的,該盈利性老年公寓于1998年開業(yè),但是在三年前停業(yè)。2006年,德國奧古新諾集團(Augustinum)宣布在上海南部建設一座盈利性高級老年公寓,并計劃于2010年開業(yè),但之后工程就停步不前。“外國公司應當先從創(chuàng)設非盈利性公司開始,因為目前盈利性組織的業(yè)務模式尚未得到驗證,”上海兆辰匯亞律師事務所的賈曉海律師建議說。他在2006年至2007年間,對上海的老年公寓市場進行了研究并撰寫了相關書著。

  非盈利性組織可以享受政府補貼,這就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優(yōu)勢。“非盈利性公寓可以獲得[政府]補助,因此其費用會有所降低,因為老年人目前無法負擔如此高昂的護理費用,”賈律師說道。這個前景廣闊的市場目前仍缺少相關行動,他認為其中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多數(shù)投資者尋求短期利益,而老年人護理行業(yè)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盈利。

  非盈利性組織必須將所有收益重新投入運營,并對設施進行維護。作為回報,他們將獲得減稅條款、公共設施費用優(yōu)惠等好處。為了加大刺激力度,政府正在考慮制訂有關法規(guī),允許非盈利性老年公寓運營商在若干年運營之后,將其設施出售給第三方,之后就可以將老年公寓作為盈利性組織來運營。賈曉海表示,此舉將使公司在前期享受到政府的補貼,同時樹立品牌形象,在變更其業(yè)務模式之前為買家創(chuàng)造價值。

  家政服務商機

  事實證明,其他面向老年人的市場相對容易切入。“試想,到2040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7億,其中20%(1.4億人)將需要生活助理,該數(shù)字大約是目前的兩倍,老年人業(yè)務的市場將會非常巨大,”華夏中青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朱雷說道,該家政服務管理公司的總部設在北京,其國內多家連鎖公司共聘用家政服務人員3萬余名。朱雷相信,面向退休人士的專業(yè)服務將在不久的未來快速增長。

  “未來的老年公民(也就是今天的年輕人)現(xiàn)在已經在住房方面投入重金,他們在年邁時也許不想放棄舒適的住房而去住老年公寓,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家政服務,只要能使他們的起居生活更加方便和愉快,都將會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量,”朱說道,華夏中青已經在這個市場中經營了五年多的時間。

  朱雷認為,從長遠來看,該市場將成為中國的主流服務行業(yè)。“其中包括面向老年人的醫(yī)療保健、餐飲、心理服務、娛樂、旅游等。當然,醫(yī)療保健和家政服務將是兩大支柱。”

  但是他也警告說,該市場仍然處于初期階段。“市場還未真正起步。行業(yè)標準尚未建立,能夠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人員很少,而且目前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導致相關的勞動力市場不穩(wěn)定且服務質量偏低,比如家政服務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及未經充分培訓。而如果客戶不滿意,他們就不愿意為這類服務花錢。”

  杭州狀德信息技術公司計劃將于未來數(shù)月內在測試區(qū)推出一款移動電話,該款手機的硬件和軟件經過特別設計,專門為老年人配備了較大的顯示屏和一鍵式呼叫功能。“對于公司產品的普及,我表示樂觀,因為照顧老年人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當我們的用戶超過一定數(shù)量時,我們還計劃為老年人推出更多的服務項目,包括娛樂和保健信息服務,”金宇亮說道。 與此同時,這一款產品也將對老年人的子女具有吸引力,因為這將便于他們同自己的父母聯(lián)系。

  [page]

  同中國的其他城市一樣,上海正面臨著一場日益加劇的危機。但它并不是經濟危機,而是社會危機: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20%的上海永久性居民的年齡已經超過60歲。

  在過去,中國的老年人是由家庭子女贍養(yǎng)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老年人比較貧困或者沒有子女,他們就會被送往敬老院。但是這些措施仍遠遠不夠。如今的敬老院大多滿員,但養(yǎng)老難題卻日益凸顯。為了彌補不足,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政府鼓勵(主要是國內的)私人企業(yè)開發(fā)盈利性的老年公寓。自1998年以來,政府允許國內外公司運營非盈利性老年公寓,公寓仿效西方的做法建設,但外國企業(yè)必須與當?shù)睾献鞣胶腺Y運營,外資所有權最高不得超過70%。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收效甚微。盡管老年人及其子女的經濟狀況在好轉,并且可支配收入比例亦日益擴大,但是進入該市場的少數(shù)企業(yè)卻一直在苦苦掙扎。另一方面,以往的社會心理障礙在逐漸消除:如果服務令人滿意且價格合理,許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將很樂意遷入老年公寓或接受家政服務。沃頓知識在線采訪的業(yè)內人士表示,這一人口危機對有些公司提供了罕見的機會,即為這一購買力不斷上升,需求不斷擴展的特殊人群提供新型的服務。

  巨大潛力

  “未來十年內,中國將面臨人口快速老齡化的挑戰(zhàn),即便是現(xiàn)在,高齡人口的絕對數(shù)量已經相當龐大,” 杭州狀德信息技術公司的首席戰(zhàn)略官金宇亮說道。這家新創(chuàng)的技術公司主要為老年人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務。

  挑戰(zhàn)是相當巨大的:至2007年底,20%以上的上海永久性居民的年齡已經超過60歲。根據(jù)上海社會科學院的調查,該數(shù)字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至2020年,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達到30%,而上海居民的平均壽命為81歲。根據(jù)地方政府公布的數(shù)據(jù),上海老年居民中大約有20%(約50萬人)愿意在老年公寓內居住。但是除了豪華公寓之外,上海的此類公寓已經全部滿員。

  “惟當有人過世,才會出現(xiàn)空缺,”涼城養(yǎng)老院的一位經理說道。這家坐落在滬北的非盈利性養(yǎng)老院于1994年建成,由當?shù)卣撠熯\營。該養(yǎng)老院向50位住戶收取每月1,500元的費用,其翻新和更新費用則由政府承擔。上海政府希望到2010年可為老年人提供10萬個床位(目前上海共有560家養(yǎng)老院提供7萬個床位),但是這些床位仍不足以滿足需求。

  成功有限

  那么對于開發(fā)商和投資者而言,上海日益增多的老齡化人口是否會成為一座金礦呢?分析師認為這是有可能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是到目前為止,經營之路仍然困難重重。

  2008年5月,面向老年人的“親和源”工程橫空出世,這項工程位于上海南部,共建有800個單位,項目投資額為5.6億元(8200萬美元)。“親和源”擁有許多美國老年公寓的特點,例如健身中心、食堂、為住戶的家庭成員提供短期住宿、醫(yī)院等。

  “親和源”是一家非盈利性組織,主要面向的是中端市場。住房單元面積為40平方米,設有廚房、臥室和起居室。住戶一次性付款35萬元(51,000美元),另付2萬元的年費以獲得終身服務。公司銷售和市場推廣經理金持哲(音譯,Jin Chizhe)坦承高額費用是一大障礙。“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我們推出的是全新的概念,”他說道,“我們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將此種新型護理方式推廣給老年人。”

  雖然目前僅售出45個單位,金預計在未來四年內,剩余的755個單位將會全部售出,但在那之前公司將會一直面臨虧損。這個領域的經營比較困難,時機非常重要,金說道,“大家都知道老年公寓的潛力巨大,但是目前該領域的投資者寥寥無幾。”

  其他投資者亦不太順利。上海假日老年公寓是與美國假日老年公寓集團及一家當?shù)毓韭?lián)合投資的,該盈利性老年公寓于1998年開業(yè),但是在三年前停業(yè)。2006年,德國奧古新諾集團(Augustinum)宣布在上海南部建設一座盈利性高級老年公寓,并計劃于2010年開業(yè),但之后工程就停步不前。“外國公司應當先從創(chuàng)設非盈利性公司開始,因為目前盈利性組織的業(yè)務模式尚未得到驗證,”上海兆辰匯亞律師事務所的賈曉海律師建議說。他在2006年至2007年間,對上海的老年公寓市場進行了研究并撰寫了相關書著。

  非盈利性組織可以享受政府補貼,這就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優(yōu)勢。“非盈利性公寓可以獲得[政府]補助,因此其費用會有所降低,因為老年人目前無法負擔如此高昂的護理費用,”賈律師說道。這個前景廣闊的市場目前仍缺少相關行動,他認為其中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多數(shù)投資者尋求短期利益,而老年人護理行業(yè)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盈利。

  非盈利性組織必須將所有收益重新投入運營,并對設施進行維護。作為回報,他們將獲得減稅條款、公共設施費用優(yōu)惠等好處。為了加大刺激力度,政府正在考慮制訂有關法規(guī),允許非盈利性老年公寓運營商在若干年運營之后,將其設施出售給第三方,之后就可以將老年公寓作為盈利性組織來運營。賈曉海表示,此舉將使公司在前期享受到政府的補貼,同時樹立品牌形象,在變更其業(yè)務模式之前為買家創(chuàng)造價值。

  家政服務商機

  事實證明,其他面向老年人的市場相對容易切入。“試想,到2040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7億,其中20%(1.4億人)將需要生活助理,該數(shù)字大約是目前的兩倍,老年人業(yè)務的市場將會非常巨大,”華夏中青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朱雷說道,該家政服務管理公司的總部設在北京,其國內多家連鎖公司共聘用家政服務人員3萬余名。朱雷相信,面向退休人士的專業(yè)服務將在不久的未來快速增長。

  “未來的老年公民(也就是今天的年輕人)現(xiàn)在已經在住房方面投入重金,他們在年邁時也許不想放棄舒適的住房而去住老年公寓,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家政服務,只要能使他們的起居生活更加方便和愉快,都將會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量,”朱說道,華夏中青已經在這個市場中經營了五年多的時間。

  朱雷認為,從長遠來看,該市場將成為中國的主流服務行業(yè)。“其中包括面向老年人的醫(yī)療保健、餐飲、心理服務、娛樂、旅游等。當然,醫(yī)療保健和家政服務將是兩大支柱。”

  但是他也警告說,該市場仍然處于初期階段。“市場還未真正起步。行業(yè)標準尚未建立,能夠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人員很少,而且目前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導致相關的勞動力市場不穩(wěn)定且服務質量偏低,比如家政服務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及未經充分培訓。而如果客戶不滿意,他們就不愿意為這類服務花錢。”

  杭州狀德信息技術公司計劃將于未來數(shù)月內在測試區(qū)推出一款移動電話,該款手機的硬件和軟件經過特別設計,專門為老年人配備了較大的顯示屏和一鍵式呼叫功能。“對于公司產品的普及,我表示樂觀,因為照顧老年人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當我們的用戶超過一定數(shù)量時,我們還計劃為老年人推出更多的服務項目,包括娛樂和保健信息服務,”金宇亮說道。 與此同時,這一款產品也將對老年人的子女具有吸引力,因為這將便于他們同自己的父母聯(lián)系。

  [page]

  沒有文化障礙

  在中國,老年人傳統(tǒng)上是由其子女看護的,但是在日益現(xiàn)代化的都市環(huán)境下,以及由于獨生子女政策而造成子女數(shù)量減少的現(xiàn)狀,這一傳統(tǒng)已日漸受到挑戰(zhàn)。“有些老年人知道他們的子女工作繁忙,他們不想成為子女的拖累,因此他們自己提出搬到老年公寓去住,”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的桂世勛教授說道。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將他們的年邁雙親送往養(yǎng)老機構,老人在那里可以得到合適的幫助。“將父母送去老年公寓居住也可以被認為是現(xiàn)代社會孝道的一種體現(xiàn),”桂說道。

  66歲的朱久保是一位退休工程師,他的想法就代表了此種新的趨勢。他與妻兒住在魯迅公園附近,平常有數(shù)百名退休人士在公園里聚集和鍛煉。“我來這里是為了鍛煉身體,”他在一個寒冷的周日下午說道。當問及老年公寓的問題時,朱表示,雖然他希望由他的兒子和未來的兒媳婦對他進行照顧,但是這種可能性不太大。“一切變化太快,我們可能別無選擇。不管怎樣,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照顧自己,還有就是要經常鍛煉身體。”

  何自道也是這個公園的???。他有一個當銀行家的28歲兒子,已婚,還未有子女。“他們只想著工作賺錢,”他在談到他的兒子和兒媳婦時說道。“我們不能依靠他們,所以我在今后可能會去老年公寓,因為未來十年將是他們工作最忙的時候。”他還補充說,對于這種傳統(tǒng)家庭行為的變化,他完全可以接受。

  曾經在海外工作或接受海外教育的人士對養(yǎng)老機構的概念更為熟悉。查爾斯·趙(Charles Zhao)和索菲·吳(Sophia Wu)都是32歲的“海歸派”,他們在海外獲得了碩士學位之后,回到上海為美國公司工作。吳女士目前已經懷孕。她表示,雖然她打算親自照顧自己的雙親,但是她自己將來將會選擇去老年公寓居住。

  “我們的父母也許無法接受新的觀念,但是我們可以,”她說道。“我們去老年公寓住的原因并不是出于生存的考慮,而是為了享受我們的晚年生活。”她還指出,她的孩子和未來的小夫妻將來必須照顧四個老人,也許還有八個祖父母。“一旦我們的父母退休,他們會樂意同我們一起生活并照看我們的孩子,但是當我們變老之后,我們的孩子將會需要他們自己的房間和空間。我們的情況不同,”她補充道。

  與老年人有關的市場包括保健、保險、老年人文化中心、老年人研究和護理等,這些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迅速發(fā)展,桂世勛說道,“老年人已經在保健食品方面花了很多的錢,將來,中國民眾的收入將會增長、購買力將會更強。”

日益增長的購買力,外加中國傳統(tǒng)孝道的推動,將使得中國的老年服務領域涌現(xiàn)更多商機。但是主要的推動因素仍是人口,因為中國的老年人口的絕對數(shù)量和增速都極為驚人。收入增加、老齡化人口猛增、政府支持以及需求擴大等因素,都在促成這難得一遇的機會。問題在于,哪一類供應商能夠利用此種新趨勢打開局面,無論是在老年公寓、家政服務、醫(yī)療保健或是其它領域,成功的公司將為他們自己以及整個中國開創(chuàng)一個雙贏的局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