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誕生記:西方視角 中國故事

2012/11/19 11:54     

—— 紀錄片《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誕生記

朱曉茜知道,通過小故事來反映宏大的主題往往比一味說教更能吸引觀眾。

她和庫恩達成了共識,都希望能用故事來講述“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楊天 | 上海報道

近日,一部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的紀錄片在上海開播,頗受矚目。

“在全球經濟動蕩和中國社會結構失衡的情況下,中國要怎樣才能實現(xiàn)小康社會這一目標?這將是擺在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面前的一大挑戰(zhàn)。”國際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博士在紀錄片開篇說。他是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

《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是上海外語頻道(ICS)和美國團隊聯(lián)合打造的。按片方的說法,“是中國首部以西方人視角觀察、研究、分析中國現(xiàn)狀的社會現(xiàn)實題材紀錄片”。庫恩擔任了該片的策劃、撰稿和主持。

紀錄片最初被定名為《走進真實的中國》,后來,更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之所以用“挑戰(zhàn)”而非“問題”,在庫恩看來有些深意,“問題是靜止的,可以不去觸及。挑戰(zhàn)則更艱巨,是必須去積極應對的,否則會有更多問題產生。”

“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中國人,你幸福嗎?”“會制造的中國人,你會創(chuàng)造嗎?”“中國人,你參與了嗎?”“中國人,你信什么?”—— 紀錄片的每一集都以這樣的問句命名,分別探討了中國在經濟、民生、創(chuàng)新力、政治和價值觀等方面面臨的挑戰(zhàn)。

據(jù)悉,該片除在國內平臺播出外,美國公共電視臺PBS、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德國北威州電視網等國際媒體也有播出意向。

西方視角,草根故事

2011年11月,上海廣播電視臺外語頻道(ICS)資訊部主任朱曉茜接到了一個“命題作文”—— 拍攝一部外宣紀錄片。“當時,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極有分量的‘命題作文’。”朱曉茜對本刊記者說。

“我們從一開始就希望由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來反映中國近些年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存在的問題。”擔任《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總導演的朱曉茜口中的這個“外國人”,就是來訪中國上百次、視中國為“第二故鄉(xiāng)”的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作家、企業(yè)戰(zhàn)略家?guī)於鳌?/p>

2005年,庫恩撰寫的《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讓他在中國聲名鵲起。3年后,庫恩的新作《中國三十年》再次引起關注。書中,他采訪了中國100多位省部級官員,并披露了中國領導人的一些從政細節(jié)。

“正是由于庫恩對于中國,特別是中國高層的了解,讓我們選擇了與他合作拍攝這部紀錄片。”朱曉茜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對于這一合作邀請,庫恩欣然接受。“我想通過這部紀錄片,討論一些實質性的問題,講述一個真正的關于中國的故事。”庫恩說。

紀錄片最初的總體構想是由朱曉茜率領的中方團隊完成的。他們首先確立了紀錄片的5大主題即5集內容,分別是:經濟、民生、創(chuàng)新力、政治和價值觀,每個主題之下再探討4個小問題。比如講述民生問題的一集“中國人,你幸福嗎?”之中,就具體談到了“看病難嗎?”“教育能夠公平嗎?”“房子買得起嗎?”和“為何養(yǎng)老如此揪心?”的話題。

作為一名資深紀錄片導演,朱曉茜知道,通過小故事來反映宏大的主題往往比一味說教更能吸引觀眾。她和庫恩達成了共識,都希望能用故事來講述“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

“這些故事基本由每一集的中方導演提供,我再從中挑選出西方觀眾最感興趣和最容易理解的,并根據(jù)我的標準進一步豐富,使這些故事串聯(lián)成有邏輯性的整體。”庫恩說。策劃過程中,他還特別提出,要在講到信仰問題時,涉及西方人關注度很高的中國婦女問題和性問題。

一個更大膽的提議也由庫恩提出——直接采訪中國高層領導,向他們提出問題,由他們來直接作答。“我們當時開列了一份長長的采訪名單,包括中央及省部級的二十幾位領導。”

朱曉茜回憶說,“我們給這些領導同志每人都發(fā)去了大概10~15個問題的采訪提綱。”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和前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是此次接受采訪的高層領導。庫恩對他們的采訪被放在紀錄片中。

主創(chuàng)團隊將攝像機的鏡頭更多地對準了中國的普通民眾。

在幾個月的拍攝過程中,庫恩帶著團隊在擁擠的醫(yī)院采訪早起排隊的病人;來到農民工子弟學校,聽孩子們講他們的理想;去申請公租房的年輕人家中,詢問“夾心層”們的住房感受;拜訪敬老院的老人,和他們談養(yǎng)老難題??

“現(xiàn)在呈現(xiàn)出的片子,可能可以更真實地反映我們最初的一些想法。庫恩自己也有這種感覺。因為以前庫恩和中國的高層接觸比較多,人家都以為他是‘飄在上面’的,但這次庫恩是深入草根,接觸了普通民眾,更能真實地反映中國的情況。”朱曉茜說。

“我們不回避自己的問題”

“我感覺我們這部片子還是蠻坦率真誠的。”朱曉茜所說的“坦率真誠”,突出反映在紀錄片中對于一些尖銳話題的觸碰。

發(fā)生在廣東的“烏坎事件”,因烏坎村村民在土地等問題上對村干部不滿而引發(fā)。

“今年初,烏坎村進行村民選舉的時候,我們去拍攝了一些素材,當時還不知道具體要怎么用,只是覺得需要把這個重要的事件記錄下來。”《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的分集導演之一戴誠嫻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她執(zhí)導的是紀錄片中的第三集“中國人,你參與了嗎?”。

最終,在這一集里,烏坎的村民選舉被作為探討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案例。

對于戴誠嫻來說,“烏坎事件”要“怎么說”是最大的一個難點。“西方媒體往往更關注事件中的負面信息,而我們不僅要把事實呈現(xiàn)出來,更要讓觀眾了解事件背后的一些東西。”戴誠嫻所指的,是這次事件最后以村民滿意的民主選舉方式解決,正與這部片子想要強調的“公民參與”的理念一致。

“我們不回避自己的問題,中國人正在討論,在摸索怎么去解決這些問題。”朱曉茜說。

這部紀錄片中涉及的宗教問題,是朱曉茜做了20多年電視沒怎么碰的題材。

中方團隊和庫恩就在這個問題“度”的把握上,商討了很久。攝制組拍攝了上海浦東的一條馬路,道觀和清真寺相隔僅50米。“我們想告訴觀眾,中國人是以和為貴的,信仰一種宗教并不表示排斥其他的宗教。”朱曉茜說。為厘清中國的宗教問題,庫恩還專程到北京采訪了他的“老朋友”——前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

在“中國人,你信什么?”這一集的結尾,用了這樣一組鏡頭:2011年,一尊高達31英尺的孔子青銅雕像樹立在了天安門廣場的一側, 4個月之后,這尊雕像又突然消失了。

“我們沒解釋是為什么,留給觀眾自己去想。

“挑戰(zhàn)”模式

《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策劃過程中,“雷鋒”曾一度成為中美主創(chuàng)團隊之間爭論的焦點。因為“雷鋒”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在西方社會卻少有人知。

美方團隊認為,“誰是雷鋒?雷鋒精神是什么”對西方觀眾而言太復雜,要解釋清楚并不容易。但中方團隊堅持要在講到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信仰問題時闡釋雷鋒精神。“因為雷鋒精神確實是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利他主義的典型代表。我們的意見最終獲得了美方的認同。”朱曉茜說。

楊升,武漢的一名義工,將自己掙來的錢全部用于幫助困難人群。紀錄片中用他的真實故事向觀眾解釋了雷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實質。

在物質生活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中國人是怎么看待雷鋒和利他主義的呢?庫恩認為,西方觀眾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他很快發(fā)現(xiàn),今天的中國人對待雷鋒的態(tài)度迥異。有人將雷鋒視為學習榜樣,也有人質疑雷鋒精神和雷鋒事跡。紀錄片中,通過采訪民眾和專家,庫恩讓西方觀眾進一步了解了雷鋒這個標志性人物對于今天中國的意義。

“這部片子的一個特點就是采用了一種‘挑戰(zhàn)’的模式,這也是庫恩所擅長的。比如我們提出一個問題,西方人對于這個問題會有自己的看法,我們會再向他們解釋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究竟是怎么回事。”朱曉茜說。主創(chuàng)團隊希望借由這樣的方式,讓西方人感覺中國的媒體是直面自己的問題的,同時又把中國真實的情況說清楚。

在朱曉茜看來,庫恩為這部紀錄片提供了很多這樣理性的思維方式,將紀錄片提升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根據(jù)中方團隊提供的大綱,庫恩以第一人稱為這部紀錄片撰寫了解說詞,其中加入了很多個人的思考。他為每一集的開頭和結尾設定了一個固定的模式,即開頭拋出這一集所要講述的問題,結尾則采用開放型的句子——“這就是中國新一屆領導即將面臨的挑戰(zhàn)。他們將怎么做?中國人民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