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身殘“等靠要” 志堅創(chuàng)業(yè)“傳幫帶”

2013/12/20 09:03      王玉龍

圖為熊安文(左)采摘蔬菜去喂豬。

“你年初給我送的小豬現(xiàn)在有300多斤了!哪天你有空我就殺豬,請你到我家去喝‘刨湯’。”近日一大早,薄霧朦朧,寒氣襲人。忠縣黃金鎮(zhèn)大山村五組56歲村民熊安文正給半截左腿抹上凍瘡藥準備到菜園摘菜時,70多歲的村民楊啟雨登門發(fā)出邀請。

雖然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但熊安文已經(jīng)提前感受到了“年味”——已有10多戶村民盛情邀請他去喝“刨湯”。

雙腿殘疾

依靠假肢創(chuàng)業(yè)

熊安文命運多舛。自小因為小兒麻痹癥,右腿萎縮不能正常行走。“我行走不便,家里又窮,只有在大山里尋找致富機會。”熊安文自小立志創(chuàng)業(yè)改變命運。24歲時,他學會了開車,并當上村里礦石場運輸隊隊長,帶領(lǐng)車隊在礦石場一干就是18年。

熊安文永遠忘不了1999年8月16日那個灰色的日子。在送貨途中,命運再次跟他開了個玩笑,一場車禍讓他的左腿截肢。不久,村里礦石場被迫關(guān)閉,更讓熊安文雪上加霜:雙腿都不能正常走路,又丟掉了工作。邁入而立之年的他,靠什么來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一定要站起來走路!一年后,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熊安文裝上了義肢。

“除了開車,我不會別的工作。”很快,重新適應走路的他帶著兒子一起,到萬州、石柱等地學開挖掘機。借助此前積累的人脈,他貸款買了挖掘機四處拓展業(yè)務。但是,盡管當挖掘機手8年沒出過一次安全事故,雙腿殘疾的人畢竟不適合這個工作。2008年,熊安文決定改行養(yǎng)豬,他投入16萬元在村里建起了800平方米的養(yǎng)豬場。目前,他的豬場年出欄生豬300多頭,年純收入20多萬元。

同病相憐

格外關(guān)愛殘疾人

同病相憐方知他人不易。熊安文的養(yǎng)豬場請了三個殘疾人。

“我在外面找過工作,但四處碰壁。”村民熊康永右眼近乎失明,熊安文就讓他在豬場里干種菜、清糞等力所能及的事。“幸虧他收留了我,讓我能有工作的機會。和其他正常人一樣,我干一天活有70元,一年可以賺到1萬多元。”

每到忙碌時節(jié),熊安文還要請來不少村民打零工。現(xiàn)在,跟熊康永一樣,其他殘疾村民在豬場也有了“用武之地”:有的跟熊安文一起摸索出一套生豬防疫技術(shù),有的則成了豬場的配種高手,有的還帶動家人養(yǎng)起了生豬。

“我之所以格外關(guān)照殘疾人,就是希望他們用勞動換取有尊嚴的生活。”站在一大塊綠油油的菜地里,熊安文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們非常珍惜在這里的工作機會,你看,這是他們用豬糞種的菜地,一年四季都有蔬菜產(chǎn)出。”

不僅如此,他還將鎮(zhèn)上的28個殘疾人、貧困戶組織起來,多次開展適合農(nóng)村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

經(jīng)常“送禮”

山中父老享實惠

30多年的致富路上,身為共產(chǎn)黨員的熊安文不忘山中父老,用一己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大山村有個叫“中嘴河溝”的地方,一到下雨季節(jié),洶涌河水就會擋住600多名村民出行之路。村里沒有資金,熊安文就自掏腰包買來60噸沙石,“化緣”到10噸水泥,帶領(lǐng)村民投工投勞修起一條5米便民橋;該村連通紹溪小學的2公里泥結(jié)石路“爛”到行人無法通行,熊安文便出資組織車輛從山上拉來片石,雙膝跪在地上和工人一起將片石“鑲嵌”在公路上。

“熊安文是個大好人,他不僅為我們提供打工機會,還給我們貧困家庭免費送豬崽。”楊啟雨介紹,近5年來,村里10戶貧困家庭每年都會收到熊安文送來的一份“禮物”——豬崽。“要不是他給我送來豬崽,我們年底吃肉都困難。”

同樣收到特殊“禮物”的還有熊安文家附近的8戶村民。以前這些村民大多燒柴火,不環(huán)保也不衛(wèi)生。熊安文就在豬場邊建了一個沼氣池。豬場的沼氣非常多,將管線架到鄰居家,讓8戶村民也用上了潔凈環(huán)保的沼氣。

免費用上沼氣3年時間的村民熊德道介紹,現(xiàn)在大家煮豬食都用沼氣,省錢省事又方便。“如每月按兩罐液化氣計算,熊安文每年給我們8戶村民‘送來’2萬多元。”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