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jiān)會新掌門到任:退市、注冊制改革最受期待

2016/02/23 09:27      安麗芬 唐茗熙

“雖然是本家,但之前真沒留意過他。”華南某大型券商一位劉姓中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劉士余,原農行董事長,其在銀行系統(tǒng)工作多年,但對A股來說是個“生面孔”。2月20日,隨著一份新的任命披露,其成為證監(jiān)會史上第8任主席。2月22日元宵節(jié),供給側改革概念股充當“急先鋒”領漲大盤迎接這位新帥。當日,上證指數報2927點,上漲2.35%。

雖然于1992年10月成立的證監(jiān)會已歷時逾23年,但是留給第8任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的工作依然還有很多。在受訪的多位學者、投行人士看來,推行注冊制是最關鍵的一步,與此同時,還應該“鐵腕”實施退市制度,讓市場做到有進有出的良性循環(huán),給投機者、造假者實實在在的震懾,營造良好的市場的環(huán)境。

注冊制首當其沖

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位證監(jiān)會主席在任期間,都有幾件讓資本市場記住的大事。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劉士余任內將有一個對資本市場影響深遠的大事:推進注冊制改革。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目前市場化改革的最關鍵一步,就是要落地實施IPO注冊制,還原市場基本屬性,讓市場主體各自歸位、各負其責,這一改革需要克服市場阻力與壓力。

“留給新任證監(jiān)會主席最為艱巨也最為重要的便是注冊制的推進。”上海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注冊制遲遲沒有推進,說到底還是因為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不成熟,我認為注冊制是個“果”,水到渠成、萬事俱備自然落地。”

上述投行負責人進一步指出, 以山水文化(600234)為例,近期前兩大股東持股被凍結、屢被上交所公開問詢,但是股價在短短9個交易日便翻倍,讓人側目。這也反映出市場不成熟的一個方面:A股散戶為主,投機情緒濃重。

另外,深圳某券商投行人士指出,目前A股大股東占用資金、財務造假處罰過輕、監(jiān)管周期較長等問題備受詬病,但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以及強有力的震懾。比如比較典型的南紡股份(600250),連續(xù)5年財務造假、涉及虛構利潤3.44億元,但是公司只收到50萬元的罰款,相關責任人收到3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些則超過行政處罰失效而逃過監(jiān)管。

2月22日,西南證券發(fā)布一份研報指出,我國許多公司存在多次處罰現象,從1994年至今有851家公司被處罰2次以上,占全部違規(guī)公司的55.5%,公司被多次處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guī)行為處罰力度的不足,即對公司及其責任人的處罰不足以威懾涉案公司真正改善其公司治理程度,也沒有使有關責任人受到應有的市場懲罰或得到教訓,從而導致違法事件的重復發(fā)生。因此,注冊制推進需要強有力的稽查執(zhí)法護航。

董登新指出,法治化改革的最關鍵一步,則是證券法的修訂,對證券犯罪如何定罪量刑,是否需要讓犯罪分子傾家蕩產、牢底坐穿,是否需要引入集體訴訟機制,這一切如何把握好一個度,都是爭議很大的難題。

上述券商中層指出,如果新任證監(jiān)會主席一上任便繼續(xù)推行注冊制,要想一二級市場比較良好運轉的話,有一項要堅決落實:關于滬深市場的退市問題,甚至包括新三板的退市問題。

將一些業(yè)績不達標、ST股等一些垃圾排除出資本市場,或者退到新三板、地方股交市場等,對整個市場的警示包括推行注冊制將非常有用。“除了退市制度,其他對新證監(jiān)會主席的期望都是泛泛而談。”他認為。

鐵腕執(zhí)行退市

新上任的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的第一步舉措備受關注。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劉士余首先要做的是“推進此前已經確定的多項改革措施并完善落地”。

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指出,目前資本市場仍然需要推進此前已確定的各種改革措施盡快完善并落地,現在市場仍然難以脫離消息市、政策市、人為市的局限,關鍵就在于各種制度不健全,而如果改革的時間成本過高、監(jiān)管層畏首畏尾躊躇不前,會造成投資者悲觀情緒的反彈,不利于推動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融合。

“作為在資本市場20余年的老投行,真心希望新任證監(jiān)會主席能夠不局限在監(jiān)管概念創(chuàng)新,同時也要堅決執(zhí)行好現有新規(guī)。”上述投行負責人表示,比如挑選一兩件對市場影響深遠的制度堅決執(zhí)行,就能向市場傳遞不一樣的信號。

這位投行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對資本市場建設影響最為深遠的便是2014年頒布的退市制度。當時發(fā)生震驚市場的萬福生科(300268)、南紡股份等財務造假案例,我們認為它們或許是退市新規(guī)下的首批退市公司,但事實遠超意料:萬福生科被借殼了、南紡股份也傳被南京證券借殼,這也意味著退市制度沒有被有效執(zhí)行。”

為什么退市如此之難?“因為圍繞著退市、借殼,有各種既得利益者在里面,包括殼的股東、地方政府、資產方股東、券商、律師、會計師,甚至在里面折騰的服務機構、財務顧問等,都在靠借殼鏈條在謀生。”上述中層指出,“比如我熟知的一家醫(yī)藥公司想賣出去,但是PE死活不答應,硬是逼著老板去上市。因為出售可能只有十幾倍溢價,而IPO后市值將有幾十倍膨脹。”

再比如“借殼等同于IPO”, 只是標準等同,但是通道并不一樣。“IPO要排隊三年才能審核上,而借殼只需要排隊三個月。”上述投行人士指出,如果讓借殼通道與IPO等同,那么現在“烏雞變鳳凰”的炒作將會明顯改善,希望借殼標準也要完善。

無論是監(jiān)管落地還是稽查執(zhí)法甚至是完善細則,主要的是“人才”,但是監(jiān)管核心人才正在面臨流失。新時代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劉書錦表示,“監(jiān)管層人才流失嚴重跟人才機制缺失,監(jiān)管政策頻動、沒有循序漸進的推進有很大關系。最大的希望是,新任證監(jiān)會主席上任后,能夠聚攏監(jiān)管人才,以應對日益繁重的監(jiān)管任務和逐漸擴大的職責。”(挖貝網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