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推介出現(xiàn)“公募”跡象

2008-05-28 13:40:41      s1985

    隨著陽光私募的蓬勃發(fā)展,包括明星基金經理在內的各路投資精英紛紛加入到私募隊伍中,公募基金的營銷理念也相應地帶入到私募基金的推介活動中。記者注意到,私募基金管理人近期紛紛公開亮相,召開名類繁多的推介會,私募推介呈現(xiàn)“公募化”趨勢。但是業(yè)內專家提醒,私募針對的是有自我保護能力和風險能力的投資人,應該控制私募所涉及的投資者數(shù)量和分布面,避免投資風險演變?yōu)樯鐣L險。

    在陽光私募集合的重要平臺之一——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網站上,記者看到今年以來就有15場私募基金主辦的各類名目的推介會,這些推介會以策略報告會、投資理念交流會、客戶見面會、季度報告會等各種形式出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報告會基本沒有對參會人設定門檻,一般只要提前預約定位就可以參與。記者注意到,由原工銀瑞信基金投資總監(jiān)江暉擔任投資總監(jiān)的深圳星石投資公司頻頻公開亮相,從去年7月份到現(xiàn)在該公司已經舉行了5次各種形式的報告會。

    另外,私募基金推介還采用了更為強大的公開推介形式。據(jù)了解,有的陽光私募已經采用了商業(yè)銀行代銷的形式,還有的私募基金推過手機短信的形式擴大影響。

    但記者同時注意到,一些運作規(guī)范的老牌陽光私募基金卻恪守在特定客戶當中發(fā)展的原則,他們基本沒有公開的宣講會,與老客戶的溝通也一般采用每月一期私人郵件的形式悄悄進行。

    業(yè)內專家認為,由于私募基金透明度低,投資范圍和投資方向基本不受限制,由此投資風險相對較大,這種“公開化”的募集方式可能存在投資風險社會影響擴大化的風險,讓不具有自我保護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人成為私募的客戶,一旦私募基金發(fā)生大比例的虧損,可能會影響到社會穩(wěn)定。

    資料顯示,成熟市場主要通過控制私募基金投資人的資格和數(shù)量、限制私募基金的募集方式和募集渠道來控制私募基金投資風險的社會影響。我國對“集合資金信托和有限合伙人制度都規(guī)定投資人數(shù)量不得超過50人”,較海外市場規(guī)定嚴格。借鑒海外市場,業(yè)內專家建議,我國急需明確非公開募集允許和禁止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方式,對證券法中規(guī)定的“公開勸誘”和“變相公開方式”進行細化,統(tǒng)一標準,以控制我國目前私募“公開化”的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