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眾日報總編評報錄

2008-09-10 20:23:39      于偉(整理)

  關于新聞寫作

  1.稿子要具體,要有針對性,這樣才可讀。大量事例證明,內容具體的稿子才可讀,“新聞強報,特色立報”的改版要求也一再提醒我們少貼標簽。例如,國務院出臺了兩條政策,即加大對生豬生產扶持力度、提高企業(yè)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標準,人們對此很關注,但如果我們做的新聞不具體,那報道就沒有意義了。

  稿子一定要具體,選題要具體,策劃要具體,具體才好看。做時政報道,服務類報道,要告訴讀者實實在在的東西;時評要也盡量貼近、具體,少些概念性的東西。不少時評,常常是開篇一個新聞由頭,接著由一個概念論證到另一個概念,最后再回到新聞由頭上來,很容易落虛。8月3日的時評文章《以城建之變提升城市抗災力》,就寫重慶“管道式”下水道,具體到點、到事,讀后有所得,稿子就實了。

  可讀性的稿子還要有針對性。讀者需要什么我們就寫什么,而不是寫大家都知道或不愿知道的東西?,F實中有不少報道和策劃考慮讀者的需要少,需要我們好好研究,不斷加以改進和改善。

  2.轉變思路,主抓新聞,讓文章可讀,讓報紙好看。工作性報道編委會統(tǒng)一策劃,由要聞一版、二版、縣域版承擔,其他版面多考慮新聞,做得可讀好看,這樣報紙兩輪驅動,既突出了政治宣傳,又有豐富的新聞可看。

  讓報紙好看,各業(yè)務部門要轉變思想,主做新聞特別是“短”“重”“活”的消息,有價值的線索要寫出深度。

  讓報紙好看,我們要敢于沖破思維的盲區(qū)。當前,辦報環(huán)境整體比較寬松,發(fā)新聞有版面,好新聞不會積壓。政經大報有特定的市場、特定的讀者群,金融報道、企業(yè)報道如抓住新聞由頭去做,發(fā)揮的余地很大。比如ST金泰創(chuàng)下了股市連續(xù)幾十個漲停板的神話,其上漲原因、下一步走勢等,寫深寫透了有很多讀者會喜歡看,又是山東的上市公司,讀者關注,很有必要深挖一下,可惜我們報紙還缺少這樣的人才。

  策劃也要突破舊思維,從點上切入,不要空對空,即使對十七大的宣傳報道,除宏觀選題外,也需從點上體現。換換思路,好文章就會多起來。還有些采訪機會要抓住,如齊魯晚報辦房展,全國各地來了很多有實力的企業(yè)老板,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yè)背后都有故事,只要做個有心人,就有新聞可挖。[page]

  關于采訪作風與新聞紀律

  1.到百姓中去,與群眾同吃同住。報紙競爭,內容為王。內容靠什么?靠故事,靠細節(jié)。好故事、好細節(jié)的實現要靠人,靠記者深入的采訪作風。

  與晚報等生活類報紙相比,黨報記者的采編作風還需進一步轉變和深入。采編作風是個大問題,翻翻我們的報紙,鮮活生動、抓住讀者心靈的稿子還太少,這與我們采訪不夠深入有著直接關系。作風深入,決定著作品的質量,決定著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提高輿論引導力,過硬的采編作風是根本。

  新一輪改版我們出臺的《報紙改版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減少綜合,抓好事件,善講故事”,報紙改革也涌現出了一批深入一線的好記者。逄春階、于國鵬兩位同志為采訪新聞人物釋永信,坐長途車顛簸了7個多小時,到達目的地已是深夜,第二天等采訪對象又是8個多小時。天道酬勤,下了工夫寫出的作品就是不一般。事實證明,作風有多深入,故事就有多生動,細節(jié)就有多感人。齊魯晚報有篇稿子《我陪爸媽去賣菜》,讓人過目不忘。記者從凌晨就盯住小主人公(從凌晨兩點被叫醒,到早晨5點多幫爸爸裝車,到中午給爸媽做飯),記者的貼身跟蹤與盯住不放呈現給讀者一個個感人的細節(jié)。我們其他媒體的記者能不能也到生計艱難的基層去體驗、觀察,到農戶家住上幾天,盯住一個有新聞價值的具體事件?只有深入才能了解真實情況,寫出的東西才有感染力,讓人信服。干記者不能浮在上面,好新聞是跑出來的,是用眼睛和耳朵寫出來的,是“親歷者”、“體驗者”的嘴巴說出來的。

  采編隊伍作風建設我們抓了多年,今后還將繼續(xù)深入開展下去,希望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對記者特別是年輕記者予以引導,讓更多的記者走下去,走出去,與群眾打成一片,寫出更多鮮亮、有水平的精品來。

  2.轉變作風,開闊寫作思路。濟南郊區(qū)農民焚燒秸稈的稿子大眾日報沒做透,原因一是記者沒深入現場,二是思路不開闊?,F實中我們有些記者還是浮在上邊或懸在中間,沒有像齊魯晚報、生活日報記者那樣沉下去,導致生動鮮活的稿子少;再一個還要轉變思路,在把握宏觀、胸有全局的同時,多聽聽專家意見或從百姓緊密相關的點切入,如理財、節(jié)能減排等選題,用百姓身邊事解說重大政策,這樣文章就好看了。

  3.多下工夫寫好稿,以質取勝,樹立好個人業(yè)務形象。通訊員寫稿寄到編輯部,記者署上自己名字的情況還有,駐地記者也存在這種情況。這些記者沒有到一線而是靠第二手資料寫稿,很容易造成新聞事實失真,也會因采訪作風不深入影響個人業(yè)務形象。這種不好的行為要及早改正,記者就是要下真工夫寫出好稿子,靠優(yōu)秀的作品贏得同行和社會的贊譽。

  4.繃緊精品意識弦,有好線索抓住不放,力爭獲大獎。抓精品,意識先行,精品意識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有了精品意識還要學會用巧勁,即必須在大的社會背景下考慮精品的選題。近兩年大眾日報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就是圍繞先進性教育和科學發(fā)展觀兩個重大主題科學判斷,積極運作的結果。2007年關注民生喊得響,這方面題材要多留意,像轉變節(jié)能方式、食品安全、環(huán)保等,同時要改變舊的寫作思路,多側重寫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精品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從采訪寫作到處理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充分,不能有一點紕漏,確保把可能得獎的新聞寫得更好、挖得更深、處理得更好。

  5.嚴格黨報紀律,規(guī)范發(fā)稿程序。作為省委機關報,我們要嚴明紀律,使報紙繼續(xù)保持良好發(fā)展勢頭:一,省委秘書長審過的稿子一般不能動,如改動要請示;二,重要領導人活動,記者寫稿要考慮版面,從標題到全文,字數不能過長,尤其是各個領導之間的平衡要把握好。平衡就是政治,失衡實際上就是出了問題,這一點務必把握好,務必負起責任;三,重要稿件發(fā)稿部主任要把好關;四,稿件投到公共庫、信箱后,要口頭打招呼,以防遺漏;五,重要稿件的簽字稿要送總編室。[page]

  關于新聞意識

  1.記者意識、新聞意識什么時候都不能丟。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剛卸任就來濟南做報告,按常規(guī),最多發(fā)個簡訊,但齊魯晚報記者時刻不忘職業(yè)本分,靠強烈的新聞意識,寫了近一個版的人物報道,受到多方關注;著名音樂人王立平音樂會在濟南舉行,王立平是個新聞人物,音樂會上接受主持人采訪的場面也很精彩,齊魯晚報發(fā)了整版,大眾日報卻只發(fā)了簡訊。

  舉這兩個事例是為了說明,作為一名職業(yè)的新聞工作者,要做到優(yōu)秀就一定不能丟了新聞意識。干新聞怎樣有出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個角度不是新聞,就換一個角度;通訊不行,言論怎樣?文字不好表達、照片行不行?這一次寫不出成品,能不能為以后積累一點素材?只要用心了,腦中時刻想著新聞,總會找到最佳的表達時機和最好的表達方式。

  那么,怎樣培養(yǎng)新聞意識?首先,無論什么時候、什么環(huán)境都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名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記者,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手中有一支筆。“纖筆一支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永遠不要忘記我們走在路上。二是對新聞人物、好題目要緊盯不放,堅持到最后。就像只盯著腳下的足球運動員永遠成不了高水平的球星一樣,干記者也不能光盯會議、光盯材料,而是要思路開闊,胸懷大局,對有價值的新聞題目不停地思索,長時間地研究,最終寫出讓自己滿意讓讀者叫好的作品來。成功與否就在于能堅持多久,只要盯住一個題目,堅持下來,盯到最后,就肯定能寫出好稿子來;相反,如果輕而易舉地放棄,那只有一步之遙的成功就化為烏有。三是要勤,做到手勤、眼勤、腿勤?,F實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不少時候也有新聞靈感,但想到了卻沒做。想不到是笨,想到不寫是懶,懶比笨更可惡?,F實中我們還有這樣的經歷,參加中央和省里的大活動時,會不停地記領導人講話,記著記著,一個靈感就有了,把前后材料一串起來,一篇帶著露珠和綠葉的作品就誕生了,這時多日的付出化作甘甜,有的只是一種幸福的成就感。記者就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不加選擇地將你看到的、聽到的東西記在筆記本上,不知哪個瞬間,好題目就會“不請自來”或“從天而降”,這是勤奮積累的必然結果。四是要有進取精神。干新聞就要多寫,不一定也不可能每篇都寫成精品,怕就怕把自己“供奉”起來,有了點成績或有了點名氣就以大家自居,不愿動筆、不肯動筆或不敢輕易出筆,日久天長,以前的積累和成績就會一點點減少,業(yè)務能力不進則退,很可惜。干新聞沒有太多禁忌,有信息就寫,找到與讀者接近的點,大膽地寫,不要過多地考慮他人怎么想,寫出來就是勝利,而且只要我們堅持多寫,肯定能出精品。

  寫作中,我們常喊要有新聞靈感,靈感不是天生的,對新聞敏銳與否,就看新聞意識強不強。新聞意識強了,靈感自然就多了,新聞意識強了,就有寫不完的新聞。對以新聞為終生事業(yè)追求的職業(yè)新聞工作者來說,記者意識、新聞意識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2.建立輿情報告制度。各記者站要建立輿情報告制度,適合公開報道的就見報,不適合的就匯總起來送編委會。

  3.做新聞、搶新聞要天天講、版版講,一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大眾日報新一輪改版實施3年來,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受到業(yè)內外廣泛好評,但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清楚地認識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當前,我們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對新聞的挖掘和處理不足,表現一是信息不靈。比如平陰小飛機墜落事件,生活類報紙、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各大網站都對這一新聞做了報道,大眾日報沒報,齊魯晚報連報兩天。第一天我們沒得到信息,第二天應該補救,大眾日報記者素質高,新聞強報也喊了多年了,漏掉這條新聞不應該。二是新聞意識不強,好表面思考,忽略了真正的新聞。一個會議、一個文件背后藏著很多新聞,如果我們透過文件多思考一層,運用立體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就會發(fā)現有價值的線索,再通過深入采訪,好新聞就出來了??晌覀兊囊庾R常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不習慣深入思索,就時常留下遺憾和欠缺。三是讀者意識不強,我們與晚報比還有差距,差就差在晚報處理新聞更多地從讀者角度考慮,時時、事事替讀者考慮?,F實中,黨報還要進一步增強讀者本位意識,了解滿足讀者需求,讀者需要什么我們就寫什么、發(fā)什么。

  做新聞,我們要做好原創(chuàng)新聞、新聞縱深和評述三個層面,但首要是抓新聞,先做新聞,再做特色。“新聞強報”,就是突出新聞紙本質,使稿件、版面回歸新聞,把做好事件新聞作為第一位的任務。新聞是新的,出來就得搶,晚一天就沒有價值。

  做新聞、搶新聞首先思想上要破舊,打破做綜合、泡會議的慣性思維和惰性思維,克服把重頭戲與大綜合、長篇幅、占據大版面畫等號的片面認識。我們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對重大新聞事件、獨家新聞事件的發(fā)掘及強勢、連續(xù)報道上,一年能寫出幾篇叫得響的獨家新聞、事件新聞的記者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記者;二是從制度上保證,確立新聞標準,即確立以新聞為指向的評價標準,首先是抓好獨家新聞、事件新聞,把真新聞、事件新聞作為第一資源,形成記者先抓原創(chuàng)(獨家)、再抓縱深和評論的激勵機制。三要轉變作風,挖掘和培養(yǎng)耳朵靈、反應快、跑得快、沉到底的記者,能最快地獲取新聞信息,最快地奔赴、深入事件發(fā)生地,對這樣的記者,編委會要重獎并從機制上予以保障;四是用好新聞網絡,組建特約記者隊伍,稿費從優(yōu),重獎獨家線索,和記者一樣獎勵,充分挖掘通訊員隊伍報道潛力。

  對于黨報來說,抓新聞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要辦好報紙,實現新聞強報,我們必須不斷發(fā)現自身不足,學習外報的好做法,讓“做新聞”、“搶新聞”深入到每一個人的腦海中,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善做連續(xù)報道,拉長新聞產品鏈條?!敦斀洝冯s志對魯能作了連續(xù)報道,拉長了產品的鏈條,宣傳效果非常好,相比之下,我們的報道還太浮淺,太表面化。抓新聞有多個層次,抓住了事件這一基礎層次,下一步還要不斷探索,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和反復出售。

  5.熱點新聞要連續(xù)關注,天天報道?,F實中,有許多熱點新聞可做,以國際新聞為例,如伊朗核問題、六方會談、美伊戰(zhàn)爭等,要想做大、做好,就需要我們持續(xù)關注,每天都有相關報道,即使沒當日必報新聞,也要想辦法,配評論,發(fā)反應,做綜合,增加信息含量,引導讀者,讓熱點保持足夠的溫度,一旦到了重大時刻和事件高潮期,有前面報道的呼應與烘托,就很容易讓重大新聞迅速升溫,使熱點更熱,形成獨家、權威報道,擴大報紙影響力。[page]

  關于標題制作

  標題要做好。標題對于黨報來說,比生活類報紙更重要。做好標題,先要遵守基本規(guī)范,不能把標題做虛,題文不符,或下工夫不夠,留有遺憾?!兑粋€奶牛戶帶起一個沼氣村》,選題好,內涵豐富,標題和導語上應該更出彩。比如大眾日報一版工作性報道《東阿綠 喜鵲叫 農民樂》、觀點版《月餅抵工資,農民工咽得下嗎?》,這樣的標題能吸引讀者甚至感動讀者。下一步可以考慮進行好標題評選,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把標題做好。

  關于積累和線索

  1.充分利用好新華社資源。新華社稿件庫每天有二三百篇稿件,記者編輯要多上網瀏覽,一可以開闊思路,二可以選取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積累材料,為將來寫作提供借鑒,日久天長,一定會在某一領域有所突破和建樹??善诘闹卮笫录⑿侣?,一定要早準備,早動手,避免新聞事實發(fā)生時,因材料不充分或積累不夠造成被動。

  2.廣交朋友,多獲取信息。最近,幾位年輕記者寫了不少好稿,問題抓得準,再就是親身經歷寫起來得心應手,如省城房保、泉城義工等。這啟發(fā)我們,好多時候苦于沒有線索實際上是渠道閉塞、信息不暢所致,要鼓勵記者多交朋友,多獲取信息。在社會多元化的今天,就看我們的發(fā)現力了。

  關于會議報道

  1.齊心協(xié)力報好會議,做出新聞。重大會議報道是黨報的重要任務,在寫好領導人活動、報好會議本身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抓好新聞。如濟南城市建設大會,大眾日報只發(fā)了干巴巴的消息,不如齊魯晚報、濟南時報寫得好。其實材料里有很多新聞,挑出來補充采訪新內容,發(fā)出來就很吸引讀者。但“報出來就行”的思維慣勢和惰性心理影響,淡化了我們的新聞意識或對新聞的深度開掘,導致許多應該報、應該報好的鮮活東西忽略了、漏掉了。重要會議漏報新聞的情況在我們工作中發(fā)生過多次。

  重要會議省里都會提前下通知,部門很早就了解信息,如何做好,主任要和記者一起研究、策劃。今后重大會議宣傳得好不好、新聞能不能抓住,將作為各部門考核的重要內容,每月初各部門報工作總結時也要將重要會議的策劃情況一并附上。

  會議報道的篇幅問題也一定要掌握好。這方面我們有明確的規(guī)定標準,一定要掌握好。標準就是政治,平衡就是政治,一旦開了口子,領導間報道失去平衡,報紙就會出問題。

  做好一件事情重在落實,落實好了,報紙質量就會不斷提高,工作就會前進一步。

  2.認真研究報道計劃,及早落實。會議是黨報的優(yōu)勢新聞資源,一定要用好。要講究宣傳和引導藝術,立意高,形式新,體現出黨報的水平。不能上面說什么,我們光跟著說什么,要充分利用記者“滿天飛”的優(yōu)勢,在充分調查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提升概括,寫出針對性強、有深度的稿件,給決策層以啟發(fā),這樣報紙的指導性就會提高,影響力就會進一步增強。[page]

  關于經濟報道

  積極培育經濟類品牌,靠活動提升報紙影響力。大眾日報辦的“山東卓越企業(yè)發(fā)展論壇”活動比較圓滿,打政治牌,不搞商業(yè)行為,定位好。大眾日報真正有影響的經濟類品牌少,企業(yè)廣告少,這個活動的意義一是對主流人群、企業(yè)施加影響,以活動為載體影響有影響力的人;二是優(yōu)化廣告結構,在鞏固地方形象廣告的情況下,增加企業(yè)廣告。下一步要想點子,出路子,與企業(yè)保持緊密聯(lián)系,拓展品牌,擴大經營,成為報社新的經濟增長源。

  同時,此次報道在整合媒體力量方面也有經驗可總結。事前幾家報紙應該坐到一起相互溝通,讓子報了解背景,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除發(fā)通稿外,多發(fā)適合自家報紙?zhí)厣母遄?,齊心協(xié)力,共同把活動宣傳好,擴大集團品牌影響力。

  關于國際新聞報道

  揚長避短,在評論上有突破,不斷提高國際新聞報道水平。做國際動態(tài)新聞,受多方所限,地方媒體做不過中央媒體,怎樣改變被動局面?在熱點評論、深度報道上尋求突破。對一些讀者關心的大事,不只用新華社稿件,還要有自己的東西,或約請專家,或自己采寫,進行深度解析,力爭大事有自己的聲音,形成獨特的報道特色。這方面我們已有過一些成功的探索,如以前刊發(fā)的《美國會對伊朗動武嗎?》,就以選題準、分析透,受到讀者好評,也提升了版面地位。下一步要進一步認清努力的方向,堅守目標,鞏固和擴大成果。國際新聞有很大的動作空間,采取外聯(lián)和走出去的策略,就一些國際大事、熱點問題選取與中國的結合點、與讀者的關注點,加強與北京等地專家的聯(lián)系或走出去與他們直接對話,通過采訪獲取獨家新聞和獨家觀點。長此以往,我們的版面就立起來了,報紙影響就有了。

  關于專項調研

  除常規(guī)報道之外,要就新聞點搞一些深度調研,選出專題進行評述。我們關注的一些選題,省里有關部門也在做,可以聯(lián)合起來,借用他們的資源,從新聞的視角,寫出對山東經濟社會發(fā)展有幫助的好稿子來。

  新一輪改版以來, 隨著“新聞強報,特色立報”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有效實踐,我們對事件、政策的解釋解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報道亮點。同時,我們還要繼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寫作和辦報水平,參與重要的調研活動,在思想和行動上與政策制定者同步,并通過我們的提煉和升華,對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完善起到有益的促進作用。

  關于廣告設計

  現有廣告版缺乏新意,藝術性和視覺沖擊力差,要多向南方一些報紙學習,精心設計,向新聞版靠攏,甚至做得比新聞版還有吸引力。也可借鑒編輯部的力量,靠獨特的設計吸引客戶,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關于一版主片下新聞

  做靚一版主片下新聞。大眾日報改版近三年來,報紙發(fā)生了可喜變化,也出現了不少新情況。一些發(fā)行、會議、領導人活動稿件,由一版大頭條變成小頭條或大二條,還有的放到了其他版面,這樣就給一版騰出了空間,每天最起碼能刊發(fā)一條有分量、有看頭的新聞。但這個新變化我們認識還不到位,特別是這一位置的重要性及怎樣經營,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實際上,一版大二條、主片、主片下新聞是讀者最愛看的新聞,經過幾年辛苦運作,大二條、主片起色較大,成為報紙宣傳亮點,但主片下新聞時常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改變這一局面,一要充分發(fā)揮編前會的作用,事先溝通、定貨,策劃好題目,各主要發(fā)稿部一起競爭這塊地盤;二是記者動起來,跑起來,多到基層,深入到百姓中去,反映火熱的生活,稿件質量就上來了;三是版面編輯、各新聞中心記者始終繃緊新聞意識這根弦,多挑選、策劃、提供優(yōu)質稿件。

  關于輿論監(jiān)督

  報紙要有批評的聲音。批評性稿件可讀性強、閱讀率高、報道效果好,利于某些部門和地方較好地改進工作,對提高媒體地位、擴大輿論影響力作用明顯。對于批評報道更應嚴肅謹慎,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在全局、大局背景下選題,不斷提高輿論監(jiān)督報道的把握能力和報道藝術。開展輿論批評,一要判斷準確,科學把握,注意報道時機;二要事件真實,反復核實報道內容和細節(jié);三是不過多地集中批評某一個地區(qū);四要語言客觀、平實,不帶感情色彩,不為追求轟動效應而一味地炒作。

  關于策劃

  新聞策劃分兩大塊,一是已知活動內容,二是未知突發(fā)事件。策劃學問很多,有些可以提前運作,運作得好與不好,宣傳效果大不一樣。策劃要制度化,定期召集編輯記者就一兩個選題進行溝通,出點子,同時創(chuàng)新策劃方式,開闊思路,共同提高,促進工作。

  關于人才培養(yǎng)

  1.挖掘編輯記者潛力,用好人才。黨報人才濟濟,要看到他們身上的亮點,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閃光,使人生價值得以實現。以大眾日報時事對外部為例,國際新聞版編輯記者英語水平高,要用好這一特長。以前有些國際問題我們不去做,不是說哪個方面、哪個領域不能做,而是因為水平不夠?,F在我們有較強的翻譯能力,再加上日常積累,特別是把握水平的提高,就會做出有權威性、有反響的國際新聞來。有了一定的外語水平,我們可以縱閱天下信息,做到為我所用;對問題判斷、把握準了,就不會出大的差錯,可以放開去做。同時,我們做國際國內新聞還要根據省報特點從山東角度切入,滿足地方讀者的閱讀口味。善于積累,學會把握,發(fā)揮隊伍潛在優(yōu)勢,做到這三點就會寫出較高水平的國際評論,挖掘報紙潛在的開發(fā)地,也鍛煉和培養(yǎng)了人才。

  2.讓駐站記者流動起來。實踐證明,好記者就要沉下去、深下去,浮在機關和大城市,永遠成不了人才,鋪下身子好好干定會以出色的業(yè)績令人刮目相看。下一步記者站人員要流動起來,新來沒有下站的編輯記者要到記者站鍛煉,體驗一線生活,豐富積累社會經驗,這對年輕人成長很有好處。新記者到站后業(yè)務上嚴格要求,生活上多溝通多體貼,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爆發(fā)更大的工作熱情。

  關于報紙品牌

  名牌專欄旨在打造名作者隊伍,提升報紙品牌。一張報紙要做大,要靠若干品牌欄目來支撐。提升名牌專欄,要走內涵式的路子,不斷提高欄目質量。

  以前我們有一些好欄目由于沒能持續(xù)創(chuàng)新、提質,被讀者遺忘了?,F在,我們報紙上的好欄目有不少,但真正叫得響的名牌欄目一是“周末人物”,二是“小逄觀星”。進一步做好做強這兩個專欄要建立責任體系,確定項目、欄目責任人,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確保欄目提質。具體如下:一是明確目標責任。明確項目、欄目責任人、任務、目標和工作重點。工作重點就是“周末人物”專欄要提升報道對象檔次,高知名度、高關注度人物要占總報道對象的80%以上,同時要優(yōu)化稿件報道視角,豐富報道手段;“小逄觀星”專欄也要進一步提高質量,增強黨報的引導力和影響力。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周末人物”專欄責任人要為報道對象建立檔案,落實記者跟蹤責任;借助外腦約請名人寫名人;“小逄觀星”專欄責任人要注重選擇線索,收集材料,梳理觀點,使寫作特色更鮮明。三是落實檢查督促和考核措施,確保責任落到實處。

  關于媒體責任

  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新聞媒體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體現人文關懷精神,新聞報道自覺地多關注社會下層,將更多的筆觸伸向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讓更多的聲音反映普通百姓呼聲,把更多的版面留給基層和群眾。

  民生新聞我們做什么?哪些問題、哪些題目需要特別關注?有些重要的報道領域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像夯實社會和諧基礎的勞動就業(yè),讓鰥寡孤獨殘疾者有所養(yǎng)的社會保障,求解買藥看病難的醫(yī)療衛(wèi)生,消除冤假錯案的司法公正,為百姓嚴把“入口”關的食品安全,莫讓“錢”成求學路上“絆腳石”的教育收費,還有安全生產、收入分配、企業(yè)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遷、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都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也是現階段黨和政府遇到的新課題和新難題。我們多搜集和積累資料,注意政策的把握,再加上深入的采訪調研,就會找到突破口,寫出反映時代最強音的好作品。

  大眾日報是負責任的媒體,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我們要用手中的筆反映社會發(fā)展趨勢,表達百姓愿望,切實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ㄓ趥?,大眾日報社會聯(lián)絡部副主任、大眾日報考評督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