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資本新寵麥考林 螞蟻雄兵加速度從核心擴張

2009-10-12 11:25:44      李正曦

  苦難中成長

  7年后,顧備春面對記者舊事重提,那天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2001年4月5日,清明節(jié),細雨紛紛。這天,顧備春告別自己做了6年的貝塔斯曼市場與銷售總監(jiān)的職位,以管理層股東和CEO的雙重身份加盟上海麥考林國際郵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考林)。

  如同陰霾的天氣一樣,顧備春心里那點升遷和履新的喜悅很快就被稀釋了,他看到的是這樣一幅場景——麥考林已在瀕臨倒閉的生死邊緣,上一年虧損6000萬人民幣,倉庫里過時的存貨堆積如山,企業(yè)上下人心渙散,公司的賬戶上僅剩下200萬美元,勉強能維持1個月的開支,之后將彈盡糧絕。

  麥考林的境遇還不是這個行業(yè)里最糟糕的。OTTO、Quelle等國際郵購巨頭均已從中國市場上消失,如果麥考林再死了,整個郵購行業(yè)在中國可能就再也沒有人提及了。

  內心有種激情在蠢蠢欲動,顧備春希望做點什么,也必須做點什么。

  留給他的時間,只有1個月。

  瀕死體驗

  采訪期間,正值麥考林喜遷新址,上海市田林路一棟寬敞透亮的大樓里,有兩層是屬于麥考林的。然而,麥考林走到今天經歷了很多磨難,這些磨難正濃縮了郵購行業(yè)在中國的本土化營銷質變。

  在網上購物、電視購物出現(xiàn)之前,郵購這種無店鋪零售業(yè)態(tài)曾經輝煌一時。1995年前后,世界第一大郵購公司德國OTTO、第二大郵購公司德國Quelle,以及法國3suisses公司、德國貝塔斯曼集團等世界五百強企業(yè)各自投入數(shù)億元人民幣,以合資形式成立郵購公司。

  1996年1月,美國華平出資3000萬美元聯(lián)合上海國際服務貿易公司成立上海麥考林國際郵購有限公司。這5家有外資背景的郵購企業(yè)組成的上海陣營和約60多家郵購企業(yè)組成的廣州陣營,會員總數(shù)超過2000萬。但由于對中國市場的誤讀,對客戶需求的錯誤判定,這些雄心勃勃的郵購公司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麥考林是華平在中國的首個投資,得到了足夠的重視。與不少國外郵購巨頭一樣,華平為其配備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總經理是德國人,副總和部門總監(jiān)有英國人、南非人、俄羅斯人……但是強大的“多國部隊”水土不服。

  他們自恃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運營系統(tǒng)、最強的人力資源,長期以來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俯視中國市場,尤其是時尚產業(yè)。在麥考林第一任管理層的眼里,中國是個沒有時尚的蠻荒之地,他們是把曙光帶到中國的布道者。更有甚者,所有設計都在國外完成,國內的同事如果提出今年流行什么或者需要什么,設計師會告訴他:“好的,明年吧。”在這種觀念下,對市場的反應就很慢。

  華平意識到,完全聘用國際團隊在中國做服裝零售顯然不合適,至少還要一個“能和中國人溝通的管理人員”,于是,有著“ABC背景(美國出生的華人)”、出身于零售業(yè)的臺灣人崔仁輔成為了麥考林的第二位CEO,但麥考林1999年的營業(yè)額僅為6000萬元,從投資回報的角度衡量,讓人失望。

  就在麥考林及其同行一籌莫展之時,互聯(lián)網的興起仿佛讓他們看到了希望。2000年前后,OTTO、Quelle、3suisses、貝塔斯曼紛紛推出B2C網站,華平基金也聯(lián)合香港亞網集團、凱達集團以及臺灣的一家投資公司,向麥考林注入1300萬美元,成立了電子商務網站“麥網”,寄望于這根救命稻草扭轉其在華業(yè)務的頹勢。然而,在經歷了一輪1000萬美元的“燒錢”運動后,承載著麥考林第一次轉型重任的“麥網”不幸成為眾多互聯(lián)網泡沫中的一個。2001年,公司賬上只剩200萬美元現(xiàn)金,氣若游絲。

  郵購在美國有100多年的歷史,在歐洲更有3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卻為何曇花一現(xiàn)后隨即枯萎?雖然“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觀點風靡至今,但當一個新的業(yè)態(tài)出現(xiàn),企業(yè)對其宏觀上的把握或許才是決定生死的前提。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國的飛速發(fā)展令世人垂涎,但郵購這塊肥肉太“燙”了。“先烈”們很快就淡出了中國市場,選擇留下來堅守的,要想成為“先驅”,首要任務就是活著。

 [page]

  地頭蛇的三把火

  顧備春,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上??萍即髮W新聞系出身,畢業(yè)后進入美國運通上海公司,1995年加盟剛剛進入中國的貝塔斯曼。他并非出自顯赫的名校,但所學專業(yè)使其骨子里對市場變化非常敏感;沒有留洋鍍金,但對中國郵購行業(yè)的發(fā)展和癥結了如指掌。

  找到這樣一個“土得掉渣”的職業(yè)經理人,華平董事長孫強很是興奮。上任當天,董事會把麥考林的財務報表向顧備春一攤,“你就死馬當作活馬醫(yī)吧”!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該從哪里燒起?

  顧備春考察了麥考林的核心部門呼叫中心,他看到的是20個接線員,而公司卻有著超過200名管理人員。“簡直就是恐龍的身體,小雞嘴巴!”在和各部門經理談話后,他發(fā)現(xiàn)公司營業(yè)額和人數(shù)極不匹配,瘦身勢在必行,當天就和人事部商議裁員至少100人。

  一個新來的CEO,兩個星期裁員一半,實施過程卻沒有預想的困難。由于此前的管理層對公司早已失去信心,有人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正是求之不得;員工早已各自謀劃,得知可以得到豐厚的補償拍手稱快。兩個星期后,裁員工作順利結束,公司管理層很快本土化。但緊接著,如何讓剩下的員工能夠凝聚起來,才是顧備春要跨越的第一個難關。

  首要的就是信心:麥考林能活下來。

  為了活著,顧備春燃起第二把火,那就是目標客戶的調整。找準自己的客戶定位往往是營銷的前提,作為以數(shù)據(jù)庫為核心的郵購行業(yè)更是如此。麥考林與當初進入中國的許多國際郵購巨頭一樣,都經歷了不堪回首的定位之殤。

  成立之初,遵循在國外的成功模式和經驗,麥考林將市場定位于廣袤的中國農村和小城市。歐美小鎮(zhèn)居民不比都市居民貧窮,但居住分散,郵購業(yè)憑借其快捷、方便、足不出戶等特點,成為小鎮(zhèn)居民追求與大都市相同生活品質的首選購物方式。然而,當時的中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甚大,農村消費觀念滯后、暢通物流體系缺乏、支付信用缺失。戰(zhàn)略定位失誤,交易環(huán)境陌生,加之數(shù)以百計的中小公司以郵購方式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使得郵購業(yè)在消費者心目中聲名狼藉,麥考林自然苦不堪言。

  沒有合適的土壤、養(yǎng)分和溫度,種子怎么發(fā)芽長成大樹?顧備春給麥考林重新定位,把目標客戶從農村和小城市女性調整為收入較高、追求時尚的都市女性,策略也由先前的“農村包圍城市”調整為“以城市中心,著力開拓一、二線城市市場”。

  目標客戶轉變之后,顧備春的第三把火對準了產品線調整。

  目錄郵購以方便、價低勝出傳統(tǒng)銷售渠道,需要把毛利率壓到比較低的水平,因此在選擇行業(yè)時,要選擇毛利率比較高的行業(yè)。服裝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麥考林倉庫里堆滿的都是不合時宜的滯銷品,重新設計生產也不可行,因為服裝產品需要規(guī)模經濟,所需資金巨大。顧備春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暫停服裝產品線,省下的資金可以讓麥考林喘口氣。

  不做服裝,做什么呢?支付了大筆遣散費,積壓的產品賣不出去,眼看就要入不敷出。入職的第二個月,開始有人給董事會寫大字報,給員工發(fā)郵件,呼吁他下課。

  顧備春看中了另一個領域——飾品。調研分析的結果發(fā)現(xiàn),這部分產品的成本很低,但進入商場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多,從而造成了價格的虛高。憑借直銷的天然價格優(yōu)勢,顧備春決定打這些小飾品的主意,當時便組織采購,并花了兩萬元在上海某個雜志上做了一些廣告。

  眼看到了第三季度,還沒有現(xiàn)金流流入,顧備春承受的壓力很難為外人所知。幸運的是,到2001年7月,飾品廣告產生了效應,市場反響出乎意料,呼叫中心的電話都被打爆了。

  正是這些暢銷的小飾品挽救了麥考林,成為顧備春扭轉乾坤的轉折點。到了2001年四季度,公司現(xiàn)金流持平了。2001年底時,公司的現(xiàn)金流不僅變正,還吸引了上海、北京等城市近二十萬的白領群體。

  [page]

  螞蟻雄兵的加速度

  在此基礎上,麥考林每年都在增加產品線,擴大客戶群,打造高效率的的供應鏈成為當務之急。在零售業(yè),輕資產和供應鏈的快速反應幾乎是悖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系統(tǒng)整合上下游的資源,這一方面需要用IT系統(tǒng)將倉儲、物流、采購和生產等各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另一方面還取決于整個團隊的高度協(xié)作性。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控制成本,麥考林的供應商大部分是出口貿易企業(yè),在殘酷的出口市場的錘煉下,他們對交貨有時間把握,對質量有控制力,成本控制也很強。如果一家供應商已經在向超市等其他零售渠道供貨,麥考林基本不予考慮,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產品的獨特性。麥考林銷售的服裝主要由自己的設計團隊完成設計,然后交給工廠生產,這些供應商都是純粹的生產企業(yè),而非貿易公司之類的中間商,這就便于麥考林進行控制,包括補貨、質檢跟單等都更加直接。在麥考林,還有一支幾十人的質量控制隊伍,數(shù)量是采購人員的數(shù)倍,他們大部分時間在外面,對每年幾千種產品進行層層質量控制。為了降低風險,麥考林將訂單分散到多個供應商手中,每張訂單額只占單個供應商產量的10%~20%。因為壓縮了中間環(huán)節(jié),麥考林的價格優(yōu)勢更加明顯。

  成本控制始終體現(xiàn)在麥考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比如配送,麥考林的競爭對手之一的紅孩子,在每個經營區(qū)域都擁有倉庫,且自建六七百人配送隊伍,通常是24小時送貨。而麥考林為了保持較低的物流成本,物流中心只在上海松江,且配送外包,送到北京這樣的外地消費者手中大概兩到三天。麥考林的策略是,按照產品的不同決定不同的配送期限,對于急需產品保證上午訂下午送,服飾類產品3至4天送到客戶手中也能確保滿意度。而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員,不僅要記錄下顧客的詳細情況,為市場部門的分析預測提供支持,還必須了解產品的價格和支付體系,對顧客的不同需求及時做出調整和反應。

  企業(yè)的成敗取決于領導者的品格、情商和承諾,但領導者并非天生,乃后天磨練而成。從管理層到員工都看到了公司的改變,開始擁護顧備春的策略。以業(yè)績?yōu)閷?,扁平化管理,決策權下放,協(xié)作分享,專注細節(jié),麥考林鍛造了一支能夠快速反應的螞蟻雄兵。

  從核心擴張

  時間切換到2008年8月初的一天。

  北京的李小姐跟男友去東方銀座溜達,逛到三層時發(fā)現(xiàn)新開了一家店,人頭攢動,就過去湊湊熱鬧。“我這個人逛商場從來不抬頭看專賣店的牌子,就是低著頭看東西,看中了一款抹胸小吊帶,上身效果很不錯,價格又非常便宜,就買下了。付錢的時候,導購員問我有沒有會員卡,我說沒有,他就給我辦了一張。我拿到卡翻到背面掃了一眼,Veromoda?怎么會那么便宜?再仔細一看是Euromoda。”這個名字取得很好,李小姐笑道。這家位于北京極其繁華地段的Shopping Mall中的品牌旗艦店,服裝單價幾乎全部低于100元。“看到標牌上的價格,我都被震住了!試衣服的人真多,在銀座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場景!有的人還拿著一本目錄照單抓‘藥’。”

  這家2008年6月16日開業(yè)的品牌服裝直營店隸屬麥考林,是其亞太地區(qū)最大的旗艦店。事實上,早在2006年11月,麥考林就已在上海浦東新梅聯(lián)合廣場開出了第一家店,北京東方銀座店已是第46家了。

  作為輕資產運營的公司,麥考林正是以“無店鋪零售”為特色。為了搶奪正在被吞噬的市場,傳統(tǒng)零售商都紛紛擁抱這一新模式,麥考林為何反其道而行之,開起線下門店來了?

  [page]

  打造核心競爭力——數(shù)據(jù)庫

  試水門店經營,將增加服務厚度和目標客戶數(shù)。

  與其他傳統(tǒng)店面不同,麥考林會把每位購買產品或者有購買意向的客戶信息記錄下來,直接輸入公司的數(shù)據(jù)庫。當客戶資料被鎖定之后,新客戶就能收到公司的目錄,成為網絡會員,訂購麥考林的其他產品。同時,麥考林也會在店里設立一臺電腦,顧客可以通過網絡隨時訂購公司的其他產品。事實上,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時間,女性顧客看目錄打電話訂購比較多,她們下班之后,也就是門店最繁忙的時候。等到門店關門,網絡訂購又會形成一個高峰。這樣一來,顧客在24小時里隨時想買什么商品,都可以從相應的渠道里獲得,形成一個“日不落”的購物鏈。

  與國內零售業(yè)其他領域群雄爭霸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郵購市場的超級玩家寥寥無幾,但也可能是最后一塊奶酪,估計行業(yè)洗牌的時間也就在一兩年之內。

  基于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中國不缺產品,如果僅僅依靠優(yōu)惠的價格長期打拼市場,PPG從“一夜成名”到“背負罵名”可以作為很好的參考范例。同樣是直銷模式,相比麥考林、小康之家和紅孩子這些前輩,PPG缺乏歷史沉淀,而最為缺失的就是直銷模式的靈魂——數(shù)據(jù)庫。托起PPG驚人銷量的,只是無處不在的廣告,但無處不在的成本是巨大的。當短時間內不能積累起足夠的客戶數(shù)據(jù)庫規(guī)模,當投入的產出比和計劃的年度銷量都嚴重偏離投資方心理底線時,PPG的身影可能就會砰然倒下。

  盡管有十年的積淀,但遭遇提升瓶頸的麥考林未雨綢繆,于2006年開始確立多渠道零售模式的發(fā)展模式,將傳統(tǒng)業(yè)務與網絡、郵購密切結合,打造核心競爭力:數(shù)據(jù)庫。

  2007年,這一模式初見成效,麥考林線下門店、電子商務和目錄郵購的銷售額比例約為20%、30%和50%。雖然目錄郵購依然占到麥考林一半的銷售額,但門店與麥網呈高速增長態(tài)勢,尤其是麥網,2006年到2007年的增長高達100%,成為繼當當、卓越之后中國第三大B2C網站,極大地提升了麥考林的影響力。

  水泥、鼠標、信封、電話、電視都被證明為非常有效的直銷模式,而總有許多潛在的客戶只能接觸到或者只愿意選擇其中一種渠道。因此,根據(jù)企業(yè)發(fā)展的進程,有重點地開拓新的營銷渠道是企業(yè)突破發(fā)展瓶頸的必由之路。麥考林所致力的就是做一個多渠道零售商,麥網、目錄投遞、線下門店都有著不同的細分定位。

  除此之外,麥考林還與銀行數(shù)據(jù)庫合作,不僅隨銀行卡和對賬單附寄麥考林的目錄冊,而且還和銀行聯(lián)合發(fā)行麥考林標識的信用卡。

  當然,再多的數(shù)據(jù)信息如果不加利用,終究是毫無價值的。從各種途徑匯集來的數(shù)據(jù)信息統(tǒng)一集中在麥考林的中央數(shù)據(jù)庫中,然后由專業(yè)的分析師據(jù)此分析客戶的愛好、購買趨向、購買的產品價位、流行時尚的偏好等等,處于一線的設計、銷售、客服、物流在此基礎上挖掘顧客的需求作為決策支持。

  攻心之戰(zhàn)

  “攻山中賊易,攻心中賊難”。游戲規(guī)則正發(fā)生巨大變化,話語權由公司轉移到消費者手中,真正能占據(jù)其內心的只是少數(shù)品牌和產品。波士頓咨詢公司大中華區(qū)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廖天舒發(fā)出警告:顧客已經準備好隨時拋棄一個品牌,轉投另一個品牌的懷抱。

  零售是創(chuàng)新程度最高、變革速度最快的一個行業(yè),只有那些能在紛繁復雜中緊貼消費者的企業(yè)才能生存更長時間。就在眾多VC熱捧B2C的時候,麥考林卻沒有追隨潮流把自己包裝成一個B2C新秀,而是轉身向傳統(tǒng)零售學習。

  麥考林門店內服裝的售價與郵購、網購保持統(tǒng)一,并不因為成本增加而提高。增設門店除了充實數(shù)據(jù)庫之外,更重要的目標是藉此在消費者心中樹立麥考林的品牌形象。

  易觀國際的高級分析師屈攀認為,雖然與原有的兩個渠道相比,門店可能喪失了無店鋪的優(yōu)勢,但開店有利于提升麥考林的品牌價值。從消費者的習慣來說,服裝是需要量身的,季節(jié)和潮流的變化也會使消費者在面料、款式方面有個性化需求,而這種需求郵購和網上銷售很難體現(xiàn)。門店能更貼近消費者,進一步向需求拉動模式發(fā)展。服裝零售商在款式設計方面如能把握好時尚潮流變化,甚至可能做到創(chuàng)立和領導潮流,而沒有店鋪則很難做到。

  作為一個火箭式升起的商業(yè)模式樣本,PPG的突然崛起引發(fā)業(yè)界集體注視,但是一個小小的拖款事件,又把如日中天的PPG拖入了公眾語境的漩渦。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PPG成功的核心是特立獨行的“輕公司”商業(yè)戰(zhàn)略,而它目前遇到的困境,本質上也是過猶不及的“輕公司”模式,過于輕視產品鏈、過分重視廣告鏈,從而導致生意鏈失衡,大投入低產出所造成的重負,最終讓它難以承載。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PPG,還是聲稱超越了PPG的VANCL,在消費者心中都是廉價的印象,對于愛面子的消費者,尤其是男性消費者來說,很少有人是愿意把這幾個英文字母露在外面的。

  傳統(tǒng)零售有它的先天不足,但廣告和直銷也不能永遠點石成金。麥考林剛進入中國時,大量的廣告投放曾經一度使得洛陽紙貴。一輪一輪的喧囂散去,麥考林意識到:“輕”有時候也會讓人難以承受。當廣告戛然停止,供應商悄然散去,“輕公司”還剩下些什么?空蕩蕩的倉庫和冷冰冰的電話?跟傳統(tǒng)零售業(yè)相比,中國的無店鋪零售就像是“過家家”。于是,從2006年始,麥考林開設線下門店銷售自己的服裝品牌Euromoda。

  女裝相比男士襯衫來說更加不易標準化,而且流行趨勢瞬息萬變,如果采用當當、卓越那種購銷型的B2C模式,很容易造成資金占用、滯銷和庫存增加的風險。為了縮減市場反應時間,麥考林組建自己的設計團隊,確保當喜歡追逐時尚的顧客剛剛清楚自己的欲望時,麥考林的目錄和網站已經在詮釋這種欲望;當時尚雜志還在報道當季最新服飾潮流時,麥考林的櫥窗里已經開始展示迎合這股潮流的新款服裝了。當某種時尚正在風行時便能牢牢把握住,這意味著更多更好的利潤空間。為了服裝更具競爭力,麥考林和日本最大的郵購公司Nissen合作,引進其當季設計,但為了確保成本優(yōu)勢,依然在國內生產。

  盡管在流行趨勢和供應鏈上的把控力越來越強,但當問及庫存時,顧備春還是很坦然地告訴記者在60天左右,“我們在行業(yè)內算是做得很好了”。

  顧備春原本是抱著盈虧平衡不賺錢的心理準備開設門店的,令他欣喜的是,由于商場內服裝最終銷售價至少是成本價的5到8倍,比較而言,Euromoda由于物美價廉而生意火爆,竟然從第一家店開始就贏利,上海新梅聯(lián)合廣場店更是穩(wěn)居該廣場所有商鋪中單位面積銷售額榜首,超越周圍的時尚流行大牌。受到鼓舞的麥考林計劃每年投入至少2000萬元,用于零售店的支出,計劃2008年使門店數(shù)超過100個。

[page]

  麥考林模式

  麥考林提出“多渠道零售”的口號,意欲打造中國第一家多渠道零售商。

  1996年,麥考林從目錄郵購起步,在國際巨頭幾乎全軍覆沒的惡劣環(huán)境中頑強地活了下來。2001年通過清肅冗員、調整定位和產品線完成了第一次轉型。在此基礎上,于2005年順勢重建B2C平臺“麥網”,朝電子商務邁進。2006年,一舉顛覆直復營銷的傳統(tǒng),開設實體直營店銷售服裝,正式宣布進軍多渠道零售行業(yè)。

  麥考林的舉措代表了一種趨勢:以渠道定義零售企業(yè)的邊界正日益模糊,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yè)在運用多元化的渠道。沃爾瑪、TESCO對網上購物的支持;永樂等家電連鎖企業(yè)與易趣的合作;湖南衛(wèi)視購物頻道則明確表示要通過手機、網絡、直投郵購等方式促進購買……

  門店、網站、目錄、電話、電視等銷售方式,都不過是一種手段,多渠道零售的未來在于是否整合并利用好其核心資源——數(shù)據(jù)庫。麥考林這一多渠道模式足以支撐1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guī)模。

  強大的競爭對手剛剛反應過來,麥考林的美味大餐已經上桌。

  沈南鵬的新玩法

  2007年9月,上海金茂大廈咖啡廳,剛從機場趕到這里的沈南鵬有些疲憊。這個中國投資界最不需要注釋的人物,每天工作在十個小時以上。1989年出國,1994年回國創(chuàng)業(yè),十四年對中國市場的體驗和把控已然煉出了一雙火眼金睛,懷疑而苛刻地審視那些渴望獲得風投的企業(yè)。

  他今天會見的是顧備春。幾天前,他的同事——紅杉中國副總裁余根靈已與其溝通過,然后建議他親自會會這個人。

  雖然已近子夜,但沈南鵬談興漸濃,這個37歲的上海男人逐漸讓他找到了興奮點:自詡精細務實的沈南鵬發(fā)現(xiàn)對方像自己一樣熱衷于細節(jié)。這使得談話效率頗高,從商業(yè)模式、現(xiàn)金流、優(yōu)勢、風險逐步過渡到輕松的交流。

  讓閱人無數(shù)的沈南鵬下定決心重金投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當遇到真正有質量的企業(yè),他的“忽悠”本領也不能等閑視之。盡管此前已有五六家國內外投資機構介入麥考林收購,但沈南鵬志在必得。

  2008年2月28日,紅杉中國用8000萬美元收購了華平集團以及其他少數(shù)股東持有的股份。至此,麥考林成為紅杉中國Buy-out(控股收購)模式下的處女作。

  極富戲劇意味的是,來自貝塔斯曼的顧備春空降到麥考林,扭轉了麥考林敗局,而貝塔斯曼就沒那么幸運了。2008年6月13號,貝塔斯曼宣布,關閉其在中國的書友會,引起軒然大波。是互聯(lián)網的沖擊?是沒有本土化?失敗的團隊,或許才是貝塔斯曼書友會在中國的最重要死因。而麥考林最吸引沈南鵬的,正是顧備春和他的團隊。

  紅杉資本第一代投資家代表唐·瓦倫坦曾經發(fā)表過“賭選手不如賭賽道”的論斷。7月24日,沈南鵬與記者面對面時,這位新任麥考林企業(yè)集團的董事長說,在中國賭選手來得更重要一些,“一個好的賽車手不能跑到一個無間道里去”。

  通常情況下,紅杉中國的投資金額從幾百萬到幾千萬美元不等,投資后占小股,很少收購公司。此外,紅杉中國大都向企業(yè)重新注入資金,買老股的方式十分罕見。這次“出格”的舉動,除了顧備春及其團隊,多渠道零售模式在中國蘊含的巨大商機也是誘惑之一。

  “三合一”的模式看上去簡單清晰,似乎很容易復制,沈南鵬卻有不同看法。

  他認為麥考林不是能隨意拷貝的。首先,多渠道零售是個門檻非常高的行業(yè):成本高。郵購的目錄制造,尤其是要制作印刷精美,能激發(fā)消費者購買欲望的目錄就更要下血本。第二,客戶信息需要長期積累。第三,硬件設備的強大。多渠道零售需要有強大的呼叫中心和供應鏈作為后盾,有處理上千張訂單的能力,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資本作為保障,以使用戶獲得滿意的購物體驗。受這些條件的限制,多渠道零售雖然極具想象空間,但要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麥考林十幾年的郵購經驗,使它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了很大的積累和市場,這對于它進入電子商務和專賣店領域大展拳腳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不會出現(xiàn)傳統(tǒng)零售品牌進入B2C時損害原有渠道的問題。

  但是對于麥考林這樣針對個人需求的零售商來說,把分散的個人需求整合起來交給上游企業(yè),通過控制下游來與上游博弈的商業(yè)模式也可能遇到難點:下游個人需求的種類非常多,而哪些下游需求能夠交給上游方面需要作出選擇。

  零售商通常的盈利方式包括傳統(tǒng)的進銷差價和從供應商那里賺取渠道費,而麥考林的策略是分析整個價值鏈,首先計算供應商的規(guī)模經濟性。由于麥考林的產品量是隨著顧客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的,麥考林會與供應商一起分析成本結構,價格不具競爭力的產品,哪怕消費者喜歡也可能被放棄。當然,控制成本的同時也需考慮與質量之間的平衡。“我們可能不會選最高檔的材質,但所選材質的質量是顧客可以接受的,成本也是顧客能夠接受的。”

  12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轉瞬即逝,但卻承載了郵購行業(yè)眾多企業(yè)的悲哀與夢想!

  于春寒料峭之時點一盞燈,便能春意無限。沈南鵬對中國消費行業(yè)有著獨到理解,紅杉中國數(shù)十個項目中,相當部分是在消費品和服務領域,如今又首開多渠道零售投資先河。

  相比而言,控股收購的投資方往往傾向于通過資本運作將企業(yè)推向上市從而賺取高額回報。沈南鵬毫不諱言于此,并坦言將引進更多國際戰(zhàn)略資源來加速麥考林發(fā)展,讓其迅速成為中國多渠道零售商巨頭,進而上市。

  但他也表示,紅杉中國不會盲目追逐熱點,看準一個行業(yè)、團隊和商業(yè)模式后,會更有耐心扶持企業(yè)成長,打造一個百年老店,“麥考林完全可以成為時尚類零售市場的領先企業(yè),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人民幣的規(guī)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