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的先手:投資Facebook或許正在引火上身

2011-03-02 14:48:21      挖貝網(wǎng)

  高盛對Facebook的這筆精明投資,或許正在引火上身。比投資本身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將推出一只“專項投資基金”,再為Facebook融得15億美元的投資。

  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空氣中正彌漫著比節(jié)日氣氛更濃烈的樂觀情緒。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正在強勁的牛市軌道上穩(wěn)健地向上爬行著,而投資者們從股票經(jīng)紀人那里收到的漂亮的年終結算報告單,正鼓舞著越來越多的資金來追逐這個名利場。

  痛苦地熬過了自1932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之后,人們貪婪的天性似乎又回來了。個人投資者已重新大量涌入股市,無論如何,美國人已經(jīng)準備好了大麻袋,期待著在下一場全球矚目的資本熱潮中大撈一把。畢竟,美利堅人民總能抓住那些最具創(chuàng)新性公司上市所帶來的一夜暴富的機會,不是嗎?

  1995年,當資本市場慢慢吹起上一場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的時候,創(chuàng)新的核心焦點便是這個行業(yè)的先驅——網(wǎng)景公司(Netscape),它當年的IPO拉開了股票市場有史以來回報最豐厚5年的序幕;2004年,當Google采取“荷蘭式拍賣”(從高往低降價,如果剛好降到某個價位的時候你覺得合適就可以舉牌,那東西就歸你了)競拍其股票時,凡出價超過85美元的競價者,無論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最后的回報率竟然都達到了618%。而如今,沒有比Facebook更完美的吹捧對象了。這個已經(jīng)7歲大的社交網(wǎng)站早在去年夏天就迎來了其第5億名活躍用戶,創(chuàng)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還被《時代》周刊評為2010年度人物。當一家私人公司展露出如此的創(chuàng)新水平,獲得這樣的成功,牽動如此廣泛公眾的神經(jīng)時,任何投資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分子,這本無可厚非。

  事實上,不少二級市場已經(jīng)開始了Facebook的股票交易。私募股權交易網(wǎng)站SharesPost對它的估值為420億美元,而在去年11月的一次私人公司股票拍賣中,業(yè)內對Facebook的估值甚至飆升到了560億美元。毫無疑問,F(xiàn)acebook的IPO公開上市已經(jīng)成為資本市場翹首以盼的下一件大事。屆時,或許扎克伯格所要做的就是決定究竟用哪一個股票代碼(FACB?),然后開始念咒語,將其神奇的創(chuàng)富福音廣布眾生。

  高盛的友誼

  而剛剛跨入2011年,華爾街便傳來重磅消息,高盛(Goldman Sachs)和俄羅斯投資者數(shù)碼天空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DST)將聯(lián)合向Facebook注資5億美元(高盛出資4.5億美元,DST出資5000萬美元,但高盛接下來將把此次交易中的7500萬美元股權轉售予DST),這也讓Facebook得以為其5億多用戶貼上了每個100美元的標簽。所有這些錢都將歸Facebook公司所有,不涉及員工——而在過去一些類似的交易中,F(xiàn)acebook的一些員工曾有機會出售部分自己手上的公司股份而獲得套現(xiàn)。

  DST的CEO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促成了這筆交易。事實上,高盛與專門從事互聯(lián)網(wǎng)風險投資的米爾納關系非常密切,DST有70%的員工都曾經(jīng)在高盛工作過,DST的上市子公司Mail。ru去年11月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時,高盛也擔任了其主要承銷商,當時募得了約10億美元資金。而Mail。ru在此之前也早已持有了部分Facebook的股權,還投資了另外兩家熱門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Groupon(擁有5.13%股權)和Zynga(擁有1.47%股權)。

  高盛內部的一些基金,如對沖基金Goldman Sachs Investment Partners也將可能得到一部分Facebook的股份。此番對Facebook的投資,事實上凸顯出了在美國新金融改革《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出臺之后,高盛在私有股權投資戰(zhàn)略上的變化。對于高盛近9000億美元的管理資產(chǎn)而言,這次投資的金額可謂九牛一毛,但它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自金融危機結束,對高盛是否會利用自有資金展開這種難以變現(xiàn)的高風險投資,分析人士一直都不甚明了。

  來自Sanford C.Bernstein的分析師Brad Hintz說:“這筆投資向機構投資者們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多德.弗蘭克法案》和《巴塞爾協(xié)議》沒有約束住高盛的商業(yè)模式,其魔力猶在。從高盛的角度來說,此先見之舉確保了當Facebook公開上市時贏得主承銷商的地位。”

  很多分析師預測Facebook即將在2012年實現(xiàn)上市,但其實無論這一天何時到來,高盛承銷Facebook上市的光榮使命,都將令同行們羨慕不已。而高盛在把自己置于笑納數(shù)百萬美元銀行手續(xù)費有利位置的同時,還能在未來贏得像Zynga和Foursquare這些熱門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上市作為承銷商的籌碼。

  實際上對高盛而言,對Facebook的投資也是向自己傳統(tǒng)投資模式的回歸。在任何年代,高盛向那些最熱門的公司及其高管們都伸出過橄欖枝。1900年代是西爾斯百貨公司(Sears Roebuck)、1950年代是福特汽車,1990年代是eBay……通過與這些重要客戶建立起的“友誼”,高盛獲得了大量的承銷費收入。

  與本次投資最為類似的恐怕要數(shù)與美國時裝設計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的合作。1994年,勞倫苦苦尋找資金擴展業(yè)務,高盛則借著購入少量股權投資而進入該公司董事會。在拉爾夫。勞倫公司1997年的IPO中,高盛擔任了主承銷商,而拉爾夫。勞倫公司至今仍是高盛的忠實客戶。勞倫先生去年出售他個人所持的四分之一公司股票套現(xiàn)10億美元,當時負責處理這筆交易的也正是高盛。
[page]

  499個朋友

  然而,高盛對Facebook的這筆精明投資,或許正在引火上身。比投資本身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將推出一只“專項投資基金”,再為Facebook融得15億美元的投資。

  這只新成立的Facebook“專項投資基金”將讓高盛的少數(shù)客戶(賬戶規(guī)模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高凈值經(jīng)紀業(yè)務客戶)在其IPO前以500億美元的估值為基礎優(yōu)先認購Facebook的股票。有知情人士稱,申購該基金的高盛客戶最低投資額度為200萬美元,而且禁止在2013年前拋售。盡管入市費較高,但這一基金還是有望獲得大幅超額認購——高盛甚至在出售自己的Facebook股權之前就能開始獲得回報,它將坐收這筆基金4%的申購費、5%的利潤分成,外加年度服務費。“如果你是承銷商,這樣的處理決定無疑是最合理的,它可以讓你獲得的收益最大化。”佛羅里達大學研究公司上市的教授Jay R.Ritter說。

  但美國證券和交易委員會(SEC)在去年年底就已經(jīng)開始對類似的私有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股權交易展開調查,而Facebook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也著實吸引了監(jiān)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們相當多的注意力。

  SEC通常會要求股東人數(shù)超過499人的企業(yè)公布季度贏利和經(jīng)過審計的財務信息,這意味著一旦股東人數(shù)突破了500人的天花板,就具備了某種“準公眾公司”的性質,不斷招致SEC一系列的公開調查。如果你既想保持一家私人公司身份,又想融到新一輪的投資,像高盛這樣通過一只基金來重構股東人數(shù)無疑是個好辦法——依照法律規(guī)定,一只投資基金的錢即使來自無數(shù)投資客,它也只會被當做單一投資人來看待。

  其實這種投資結構也并非高盛所首創(chuàng)。過去幾個月來,舊金山的EB Exchange Funds和亞特蘭大的J.P.Turner&Company等多家小型經(jīng)紀公司已經(jīng)成立了類似的專項投資基金工具,投資者可以通過這種渠道購入Facebook和Twitter等私有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股票。這些類似的融資工具,引起了SEC的注意。

  從技術層面上說,高盛成立的這只投資基金只會被當做Facebook的一名股東記錄在冊,但SEC卻很可能會裁定這種投資結構破壞了法律精神,并將責令該基金的申購者作為分散的個體注冊為Facebook的股東。風險投資公司Blue Mesa管理合伙人、舊金山證券律師Marc Morgenstern說:“這是在當前的各種與證券法律相關的會議上討論得最多的、最棘手的技術和政策問題之一。像Facebook這樣的企業(yè)如今都在以極快的速度成長,他們的股票也廣泛地被很多人持有,10年前頒布的證券法或許無法對他們完全適用。”但證券律師Stephen E.Fox也說:“假如SEC采取簡單的一刀切的規(guī)定,要求企業(yè)必須查看投資基金從而確定股東人數(shù),我會感到很意外”。

  內幕資本主義

  通用汽車(GM)和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在2010年的上市,讓投資者們不得不承認,蟄伏了三年的IPO市場已經(jīng)復蘇,而且越來越開放。但事實上,IPO所謂的“首次公開發(fā)行”一點都不透明。來自Morgan Keegan的科技類股投資分析師Rodd C。Langenhagen說:“不得不承認,普通投資者們所能認購的新股是內幕人士所拋棄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越是推出保障措施以保護投資者,不想上市的企業(yè)就會越多。因此投資者們所獲得認購的途徑就有賴于受到更少監(jiān)管的專項投資基金,以及二級股票市場。就像毒品和酒精,你管得越嚴,就越是把它往地下交易市場趕。”

  雖然Facebook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但它的上市也將令普通投資人面臨同樣的情況。美國網(wǎng)絡金融服務公司E*Trade Financial的副總裁Paul Renken就曾指出,在去年11月通用汽車創(chuàng)紀錄的IPO中,承銷商們拒絕將大部分股票分配給網(wǎng)絡經(jīng)紀人,他們蔑視散戶投資者的利益;E*Trade的交易記錄證明,散戶的認購需求遠遠沒有獲得滿足,而這本來應該是所有人都應從中受益的大好投資機會。他說:“我們只是希望能讓普通投資者有平等認購的機會。”

  或許,即便扎克伯格最終決定在2012年的某個時刻讓Facebook上市,他的那5億個“好友”也只能收拾后市散股的殘局——真正的價值最終還是預留給了包括高盛圈子在內的一些“內部人士”;即便美國人民懷著極大的熱情去擁抱新一輪的互聯(lián)網(wǎng)投資熱潮,他們終歸還是會發(fā)現(xiàn),這遠不是一場屬于庶民的勝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