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恐怖真相:真實投資者僅五萬 每家企業(yè)分6個!

2016/07/24 16:22      李云琦

7月21日,股轉系統(tǒng)副總經理隋強在公開場合表示,股轉正研究新三板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包括建立盤后大宗交易制度,改革現有交易制度等。

隋強這番明確表態(tài)也表明,監(jiān)管層準備開始放大招??梢姡氯宓牧鲃有晕C已經日漸嚴峻。

7月19日,一向被看做是“股市風向標”的中登公司6月投資者統(tǒng)計月報正式公布。

總體而言,滬深兩市6月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有所上升,但投資者的情況卻呈現明顯的“熊市特征”,即:小散在賣,大戶和機構在買。

統(tǒng)計月報數據顯示,6月末賬戶市值500萬以上的各個市值區(qū)間投資者總數為17.07萬。

新三板為什么要關注這個數據呢?原因主要有2個:

1、投資者數量變動是衡量一個證券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指標;

2、A股是新三板的天花板,我大A股超過500萬資金的賬戶只有17.07萬,而新三板的合格投資者門檻就是500萬。

真實投資者僅5萬

首先咱們先要正視這樣一個問題:新三板真實的合格投資者到底有多少?

根據股轉系統(tǒng)發(fā)布的2015年統(tǒng)計快報數據,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的投資者數量為機構投資者2.27萬,個人投資者19.85萬,合計不超過23萬。

2016年4月份,股轉正式全面清查新三板的非合格投資者。據媒體公布數據來看,新三板現有的20萬左右的投資者中有20%存在墊資開戶的情況。

也就是說,剔除20%的墊資開戶,現今新三板的投資者數量為17.71萬。

大家都知道,玩得起新三板的投資者基本是A股的大戶。

換句話說,A股持有市值500萬以上的投資者數量就是新三板符合500萬門檻投資者數量的天花板。

那么,這個天花板有多高呢?咱們還是用數據說話。

根據中國結算最新月度數據統(tǒng)計顯示,今年6月末,500萬以上各區(qū)間的持倉市值投資者數量分布如下所示:

500萬-1000萬:9.42萬個,占比0.19%;

1000萬-1億元:6.3萬個,占比0.13%;

1億以上:1.35萬個,占比0.03%。

根據新三板合格投資者500萬門檻的資格認定,整個A股持有賬戶市值500萬以上的投資者數量僅僅只有17.07萬,其中14.46萬為自然人賬戶。

也就是說,即便A股玩得起新三板的投資者都跑過來新三板玩一把,合格投資者的數量也不會有明顯的增量。

看到這個投資者數量是不是覺得就挺絕望的?畢竟,整個新三板的掛牌企業(yè)數量已經接近8000家,可符合要求的投資者數量都不到20萬。

更絕望的是,這不到20萬的投資者里面,還包括了這7000多家掛牌公司的老股東。

新三板資深董秘陳琦勝近期在一篇文章中稱:“新三板投資人是極其少的,所謂20萬,我認為一半以上基本就老股東,還有一半虛假開戶的,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五萬,其中有一半可能是牛散,一半是機構。”

截至7月21日,新三板的掛牌企業(yè)數量已經達7809家,如果按照5萬合格投資者計算,平均每家企業(yè)僅僅只有6個投資者。

數量已經很少 還有人不斷想逃

作為一個具備交易功能的證券市場,流動性問題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從定義上看,流動性是衡量證券市場運行績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了市場以合理價格迅速交易資產的能力,是證券市場安全的重要表現,也是股票市場的生命力所在。

換言之,流動性好不好,直接決定市場能不能“活”起來。

那新三板的流動性到底有多差?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新三板已有82家公司停止實施定增預案,另有31起定增預案被否;今年上半年有超過90個定增失敗案例,另有198起被延期認購。

6月3日,樓蘭股份宣布,由于在5月31日之前,認購人仍未將認購款匯入指定賬戶,決定終止本次股票發(fā)行。而公告顯示,公司本次的認購人僅僅只有一個。

被認購者給“放鴿子”的還有金長城。公司5月11日公告終止股票發(fā)行方案,本次發(fā)行的認購對象之一沁心投資未在認購期限內繳款,放棄了本次認購。

除卻直接表明股票發(fā)行失敗的企業(yè)之外,據不完全統(tǒng)計,6月份以來至少有11家公司發(fā)布了股票延期認購公告,其中包括仟億達、康萊米、趨勢傳媒、星美燦等。

就星美燦來說,從基本面看,星美燦2015年實現營業(yè)收入5244萬元,同比增長90.23%;凈利潤327萬元,同比增長192.09%。企業(yè)運營情況良好,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增速較快。

但就是這樣的企業(yè),定增卻一波三折,延期認購的次數多達3次。早在2月23日,星美燦就發(fā)布定增公告,稱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150萬元。此后,公司分別于3月10日、4月8日、6月8日相繼披露股票發(fā)行延期認購的公告。

一級市場的定增不樂觀,二級市場的交易更是慘不忍睹。

7月6日,地產龍頭萬科A復牌第二天,成交額超過201億元,大概是同日新三板成交額5.97億元的30倍。事實上,從2015年1月到今年6月的18個交易月中,新三板月度成交額突破200億元的也只有5個月。

種種數據表明,股轉公司祭出分層大招,流動性還是每況愈下。

都說資本市場從來不缺錢,缺的賺錢的機會和眼光,新三板自然也不例外。

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新三板的二級市場有賺錢效應和機會,聰明的資金自然會趨之若鶩。2015年4、5月份的新三板就是最好的證明。

按照陳琦勝的說法,新三板這5萬真正的投資者中,一半是牛散,一半是機構。這也意味著,新三板的個人投資者都是不缺眼光的高凈值人群。

老股民都知道,買股票買的就是預期。但市場持續(xù)低迷市場持續(xù)低迷、市場流動性相對較差、股票交易不活躍等因素,制約了資本對新三板公司股票認購的積極性,畢竟誰都不想當接盤俠。

而新三板一、二級市場整體低迷,存量資金繼續(xù)出清,財富效應弱化甚至消失,這也使得投資者望而卻步,甚至用腳投票,割肉離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