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財經媒體品牌價值進入高成長時代

2008-08-06 08:04:48      燕帥

  《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第一財經》總編輯何力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燕帥)首屆傳媒領軍人物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傳媒創(chuàng)新年會今天在北京開幕。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出席開幕式并致。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有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記協名譽主席、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邵華澤;人民日報前總編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敬宜;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希等。

  《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第一財經》總編輯何力做了題為“財經媒體品牌價值進入高成長時代”的演講,以下是演講的全文:

  大家下午好。

  本來今天下午的演講應該是我們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的副總裁第一財經的董事長、總經理高先生,但是他臨時有事來不了。我想就品牌和價值這樣一個話題談一點個人的淺見,能和大家作一個分享。

  我認為中國的財經媒體已經進入到一個品牌價值高成長的時代,我想有四個理由:

  第一,外部因素的變化非常劇烈。毫無疑問,大家可以感覺到,2007年我們有兩個最核心的感覺:一個是全球化速度在加劇,這是第三輪,第一輪是19世紀末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歐洲為中心,匯集一億人口的少數人的全球化。第二個全球化,是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戰(zhàn)后的重建,美國的崛起,一直到亞洲四小龍,二三十年比較漫長的過程,這一輪的全球化,是冷戰(zhàn)之后,特別是以中國為代表的這些發(fā)展中國家的高速增長。大家注意到,我們經濟增長的速度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這是一個全球化的背景。再一個是資本化的背景,資本化的浪潮在2007年顯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顯得強烈,我們現在估計市值已經到30萬億人民幣,如果以10%的速度增長,2020年我們GDP規(guī)模應該會到一百萬億這樣一個水平,或者是80萬億到100萬億。如果按照中國資本市場占GDP150%的比重的話,這樣中國的證券市場會超過120萬億,甚至到140萬億美元的水平。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感覺資本化浪潮的沖擊。

  第二個,中國的財經媒體的品牌與價值是伴隨著中國經濟和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不斷成長而成長的。我們看到中國商業(yè)和財經報道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額到1984年,有不同的分法,主要是以政策報道和經濟報道為主的時期,到1984年以后,中國的經濟報道有了商品市場的報道,就是除了政策報道以外,終于有商品市場的報道,我們可以看到有大白菜的信息,關于各種各樣消費信息的報道,包括1988年通貨膨脹的報道。

  改革開放以后,第三個階段就是除了政策報道、商品市場報道,開始有了產業(yè)和金融報道,這是小平南巡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我覺得中國財經媒體進入到第四個發(fā)展階段,就是2001之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們今天的財經報道,已經包括政策報道、宏觀經濟報道、產業(yè)的報道、金融市場的報道,還誕生了很多投資理財的報道、創(chuàng)業(yè)管理、個人理財的報道等等。而且金融報道呈主體性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趨勢。

  其實,第一財經傳媒這家公司也是在這樣一個趨勢和背景下成立的。它是2003年7月成立的,因為我剛剛到這家公司只有四個月的時間。實際上正是由于當時全球化背景這樣一個情況下,上海還有這樣一種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zhàn)略,中國需要多平臺的、權威的,能夠和道瓊斯、彭博、路透去競爭的財經媒體集團。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背景。

  第三個原因,就是信息技術,特別是新經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新經濟的發(fā)展導致了整個市場效率的提高,導致了很多傳播業(yè)的變革。它對媒體從辦報形式到內容到傳播方式,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我想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第一財經》才能夠成為中國目前唯一跨媒體、跨地域的平臺。《第一財經》目前擁有的媒體平臺,在中國財經媒體是唯一的,有電視頻道,還有北京4頻道,只有機頂盒。你都可以看到,一天24小時的節(jié)目。還有上海當地的廣播,2004年11月上海文廣和北京青年報和廣州日報又合資成立《第一財經日報》這樣一個媒體。

  2007年成立了第一財經研究院,《第一財經》的網站在2005年已經開通了,2008年2月,我們還有一個新的規(guī)模,就是第一每周出版的商業(yè)雜志,會在2008年2月創(chuàng)刊。研究院已經有六個媒體平臺,而且是跨行業(yè),跨地域的。

  其實,《第一財經》這五年的成長,很大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整合,日報的記者可以為電視做連線,廣播的內容和電視的內容可以同時播出,包括價值鏈的整合,營銷的整合,品牌的整合等一系列的整合行為。事實上,《第一財經》目前應該說它有三個職責:一個是財經信息發(fā)布的身份。這樣是以廣告收入為主。第二個是財經資訊的供應商,剛才很多專家都談到財經咨詢供應商,就有償信息服務的,像路透社、彭博。第三個就是各種財經服務的提供商,包括會議、論壇、財經終端,這是未來發(fā)展的一個收入來源。我想這樣三個不同身份的融合,是未來《第一財經》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性的決策。

  第四,專業(yè)化的道路是財經媒體品牌建設和成長的必然的選擇。我們看到,國外無論是路透、彭博,還是道瓊斯,盡管起點不同,但是都走了專業(yè)化的道路,我想,中國領導性的財經媒體公司或者集團,他們應該有別于國外的財經媒體集團的成長路徑,他們應該有自己新的成長方式。而中國經濟這種高速成長,中國金融安全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等等這些因素,都決定了中國應該有這樣一家基于漢語的,能夠影響整個華人經濟圈,乃至全球經濟的媒體集團或者媒體平臺。不僅僅是上海國際金融信息建設需要,也是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

  事實上,在品牌管理上,《第一財經》在中國的媒體群,率先脫離了地域色彩,它通過品牌運作,到今天,《第一財經》已經不是單一的媒體平臺,而是真正意義的媒體平臺和產業(yè)。去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國家發(fā)展研究中心有一個專題調研,按照評估的方法推算,目前《第一財經》品牌綜合財經的價值,已經達到168.68億人民幣,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相信隨著中國的經濟,特別是中國金融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定位于有中國財經特色的財經集團和企業(yè),會有更好的發(fā)展。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