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從玄奘之路看企業(yè)家該懂得的放下與堅持

2014/03/26 11:53      王石

道理其實很簡單,每個參加游戲的隊員都怕食指離開竹竿被淘汰,結(jié)果是每個人都手指緊貼竹竿,無意中起到抬升作用。手指不斷緊貼竹竿,竹竿不斷被抬升,形成抬升循環(huán)。沒有一個游戲者被淘汰,直到竹竿失去平衡滑落,結(jié)果每個人都是失敗者。

王石新書《大道當然——我與萬科2000-2013》

王石新書《大道當然——我與萬科2000-2013》

2006 年10 月16 日,塔爾寺前。

參加“玄奘之路”戈壁徒步競賽的隊伍在玩一個叫“放下”的游戲。

每個隊員各伸出一只手,手握拳,探出食指,全隊隊員的食指形成一個平面,然后水平地放上一根細竹竿。游戲要求隊員一齊將竹竿水平放到地面,過程中,食指離開竹竿的將被淘汰出局,看誰能堅持到最后。

看似很簡單的游戲,做起來卻出乎意料的難,每個隊員的手臂像著了魔似的,不僅不往下放,反而競相抬高,竹竿也跟著抬升,直到失去平衡滑落。換第二支隊伍,竹竿還是被抬升到手臂無法往上抬的程度。換第三支隊伍,結(jié)果一樣。

游戲逗得參賽和圍觀的人都哈哈大笑,也帶來困惑:為什么放不下?

道理其實很簡單,每個參加游戲的隊員都怕食指離開竹竿被淘汰,結(jié)果是每個人都手指緊貼竹竿,無意中起到抬升作用。手指不斷緊貼竹竿,竹竿不斷被抬升,形成抬升循環(huán)。沒有一個游戲者被淘汰,直到竹竿失去平衡滑落,結(jié)果每個人都是失敗者。

領隊曲向東意味深長地說:“我們要放下什么呢?放下負擔,放下面子,放下繁忙,放下功利,放下愛恨,放下情仇……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直堅持走!”

能有所放下才能有所堅持。我若有所思,在萬科發(fā)展史上,我們何嘗不是放下了許多,逐漸走向?qū)I(yè)化,才能夠有所堅持?我們何嘗不是放下了許多貪婪和急功

近利,堅持規(guī)范化和透明化,才能夠堅持至今?

沿著唐古道前行。

這段路東起塔爾寺,正是玄奘西行路上最孤獨、最艱難的一段。從瓜州走向伊吾,這段800 里的莫賀延磧路,平沙浩渺,黃浪滾滾,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地無水草。

潛出玉門,玄奘孤身一人,無人相助。面對“人馬俱絕,夜則妖魅舉火,燦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玄奘暗下決心:“寧可西進而死,決不東歸而生!”一連走了“四夜五日,無一滴沾喉,口腹干焦”,終于暈倒在地。這一倒,也不知多少時間,直到“忽有涼風觸身”,才把他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玄奘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穿越中亞,進入南亞次大陸,印度境內(nèi)比哈爾邦那爛陀,行程12000 公里。17年后,他帶著大量佛經(jīng),從印度載譽而歸。

在“玄奘之路”戈壁徒步過程中,每個隊伍要取一個名字。我率領的萬科隊共8 名隊員,起名“八戒”隊,要求8 名隊員在徒步期間每個人戒掉一個壞習慣,比如貪吃、懶惰、吸煙、飲酒等。

隊員問我選擇戒什么,我隨口回答戒酒吧。當時這個回答,并沒有經(jīng)過細想。但徒步期間,堅持沒有喝酒。

一個多星期后,來到烏魯木齊,恰逢開齋節(jié)。從歷史演變來看,齋戒應是沙漠游牧民族在生活資源極度匱乏下的一種被迫適應、以求生存的習慣,但經(jīng)過伊斯蘭教義升華,卻起到了凈化心靈、高尚情操的作用,還能讓富人在一段時間內(nèi)體驗忍饑挨餓的滋味,學會節(jié)制。

在當今物質(zhì)過剩時代,節(jié)制越發(fā)顯得重要。第二天就要進入中亞國家,出于對伊斯蘭信仰的尊重,何不嘗試一下節(jié)制的滋味?我發(fā)愿:在穿越中亞伊斯蘭國家期間,戒酒。

說來奇怪,這一天說戒酒,第二天開始見了酒,一點想喝的欲望都沒有,好像換了一個人。一路上經(jīng)歷嚴寒天氣,極其疲憊,適合抿一口酒呼呼大睡,有時候是好友款待,盛情難卻,但我都沒有再喝一口。

“玄奘之路”活動結(jié)束后,照理說發(fā)愿結(jié)束,可以恢復喝酒,但我繼續(xù)發(fā)愿,再戒兩年。兩年下來,沒有喝一口,決定從此長期戒酒。我年輕時就不善飲酒,但平時朋友聚會或每逢佳節(jié),喝上兩杯的習慣是有的。至于公務應酬場合,也少不了常常要喝酒,因為自己不勝酒力,所以就是苦不堪言的感覺。

早些年到東北某市洽談項目,市委書記、市長熱情款待晚宴,步入包間,看到幾瓶高檔白酒擺在一旁,心中暗暗叫苦。

書記客氣地問我,喜歡喝什么酒?我趕緊利用這機會,試圖擺脫困境:“我的習慣是喝本地釀的土酒。”書記、市長面露難色,本地哪里有什么土酒?但又不忍心拂了遠方客人的愛好,吩咐辦公廳主任去找酒。主任開車出去好半天,好不容易買回來幾瓶東北產(chǎn)廉價酒,口感極差,好客的主人哪里還有什么酒興?就這樣,我逃過一劫,自以為得計,心中頗為得意。

時隔半年,再次拜訪該市,書記、市長依舊熱情款待。剛?cè)胂?,書記就說:“王總,上次來你要喝本地產(chǎn)的酒,我們一時找不到,沒有招待好你。這一次,我早早就準備了一壇本地釀的好酒,咱們喝個痛快!”

我明白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給自己下了個套。事到如今還有什么說的?只能硬頭皮喝。那一次,回到酒店房間吐了一晚上。從此,在應酬場合不耍小聰明,干脆直言自己不能喝,以免失態(tài)傷身。

不時看到萬科的干部常常要應酬喝酒,我不由得十分擔憂。畢竟他們是萬科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如果這么重要的人力資源,因為飲酒損害了健康,那就太不值得了。但我知道,中國人的酒文化一時半會兒是改不了的。尤其在商務場合,酒是最好的潤滑劑,如果要促成項目促成合作,使勁喝酒就更是避免不了。

有一回走訪一線公司,恰巧總經(jīng)理中午有應酬,見到我的時候滿臉通紅,酒氣四溢。我雖然能體諒他的苦衷,但也更加擔心。

此后,我數(shù)次在公司大會上提出:第一,希望大家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健康生活工作多十年;第二,希望萬科職業(yè)經(jīng)理人有一天能夠做到不用喝酒應酬。朋友之間情投意合或者人逢喜事,喝上兩盅不是壞事,但不希望為了公司業(yè)務發(fā)展去拼酒。

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我想,歸根結(jié)底還是要看萬科的產(chǎn)品,萬科的品牌和能力。如果有一天,萬科住宅產(chǎn)品和服務在市場上能夠有蘋果手機那樣的號召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人人爭先恐后想要去擁有,總經(jīng)理還用去拼酒應酬嗎?

我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這才是萬科健康豐盛人生的最好闡釋。

與“玄奘之路”陸風車隊追隨高僧足跡……一個月后,來到文明古國印度,抵達那爛陀——玄奘的取經(jīng)地,如今已是廢墟,但睹其規(guī)模,仍能感覺千年前佛教的興旺。披星戴月,行程12000 公里,我們只是接近了歷史上真實的玄奘。

傳說,從喜馬拉雅山腳下云游而來的釋迦牟尼形容枯槁,虛弱的身體讓他難以行走。一位牧羊女恰好路過,讓他喝乳粥恢復體力。釋迦牟尼便來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棵菩提樹下靜思,發(fā)誓若不能大徹大悟,終身不起。他就這樣堅持苦思冥想,直到有一天,一種思考方式被激活,讓他清明澄澈,心靈穿過各種煩惱迷霧,如一輪明月高掛空中,明白了生命的真相,于是成了覺悟者——佛陀。

是放下?還是堅持?

(本文摘自王石新書《大道當然——我與萬科2000-2013》本書已經(jīng)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