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控股陳爽:我們到現在還沒有失敗項目

2010-06-09 19:11:01      孫媛

  自三年前,光大控股開始進入艱難的轉型期。其行政總裁陳爽提出“3+2大資產管理”,目前“3”已成熟,但“2”仍需努力。將光大控股放進國際化競爭格局中,它又表現如何?未來將何去何從?對此,作為掌舵人的陳爽自有心得。

  證券時報: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光控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可以直接投資A股,光控在境內外投資方面是怎樣平衡的?能否簡單介紹一下光控在資產管理業(yè)務方面的情況?

  陳爽:我們的“大資產管理”概念仍在堅定不移地走,實際上推進的速度比我們想象快。目前希望境內的兩塊資產(光大銀行和光大證券)盈利能占到50%,這是對我們資產管理和直投業(yè)務盈利的一種平衡。去年,國內業(yè)務盈利強勁,我們退出的就少一些,今年的情況更適合在退出方面貢獻盈利。

  目前,我們資產管理業(yè)務發(fā)展較快,大的門類豐富而清晰,主要包括三大類:VC、PE和產業(yè)投資類。應該說,我們的一級市場投資已經成型了,現在希望把二級市場的長期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做起來。我們現有的對沖基金過小,水平有待提高。最近我也見了很多“華爾街人”協會的優(yōu)秀基金經理,了解到很多優(yōu)秀的華人銀行家很想回國。這其實可能是我們的一次人才選秀。另外我們也在建立長期共同基金和專戶理財,不排除通過并購或者合作的方式,目前已經在接觸一些目標,上半年希望有一個眉目。

  總的來說,我們是要建立中資背景的海內外全方位資產管理平臺,可以投外幣,可以投人民幣;可以投國內,可以投海外。目前中資機構中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境外資產管理平臺。這既是我們的任務,又是符合國家戰(zhàn)略的舉措。

  證券時報:光控在直投和資管方面有哪些優(yōu)勢?

  陳爽:光控特有的優(yōu)勢在于,這幾年PE/VC方面,做得比較早,成績也比較好。別人不知PE是什么的時候,我們著手做了;別人還在做Pre-IPO的時候,我們已經做產業(yè)投資了。市場上的機會越來越少,光控在這方面卻占領了先機。

  光控凈資產規(guī)模現在是200多億,這方面沒有一個中資投行能比肩。此外,除了規(guī)模的優(yōu)勢,我們兩地投資的平臺已經成熟,今年信托公司如果收購完成,我們就有三個QDII牌,這樣兩面打通的時機很快就會到來。我們在二級市場投資方面的探討走了很多曲折的道路,對這方面的認識也是寶貴的經驗。

  證券時報:目前旗下管理資產規(guī)模有多少?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比例怎樣?各自投向了哪些領域?

  陳爽:光大銀行和光大證券派發(fā)的股息的確保證了我們自有資金的充裕。目前我們管理的資產有100億港元,其中30億是自有資金。我們的基金管理是嚴格按照獨立決策程序和內部控制進行的,跟投也很審慎。我們做得更多的是投資和融資相結合的項目,這是單獨的基金做不了的。舉個例子,五豐米業(yè)在第二輪募集的價格是我們投的三倍,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失敗的項目。

  未來看,杠桿融資在銀根收緊后還是有很多機會。我們一直偏向做利息相對高、期限相對短、風險相對低的項目。這個很好解釋,股票在沒到解禁期時,只能托管而不能抵押,客戶托管在我們這里的股票市值收益要比融資金額所得高出很多,因此我們的風險小得多,所以這部分我們投入的比較多。未來我們希望能通過增加自身負債比率,將杠桿融資做得更大。我們自有資金的風險控制也很嚴格,適當的時候要平倉。

  證券時報:光控把更多精力集中到香港業(yè)務的同時,內地銀行和證券業(yè)務在光控中的角色正在淡化,有聽聞今年8月,光控即將旗下投行和經紀業(yè)務另立門戶,請問這是否屬實?

  陳爽:另立門戶還不是很確切,我們跟光大證券的合作一直都有,我希望在經紀業(yè)務方面能更多借助光大證券在國內的資源,實現整合和共享。目前,我們海內外資產直接互換存在法律上的障礙,國內對于套匯的監(jiān)管要求使我們只能用自己的平臺投,并且收益只能打到自己賬戶上。但目前我們跟光大銀行也在研究swap(互換)產品,他們在內地發(fā)人民幣計價的產品,我們做一個外匯的掛鉤產品,相信這樣的產品很快會出來。

  證券時報:光大集團似乎在業(yè)務版圖上應該考慮在香港并購一家銀行,實現境內外的資源交換。對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陳爽:我們銀行這一部分還是以光大銀行為主體,在香港設立分支的問題上,集團有“一盤棋”的問題。光大銀行沒有走出來,部分是前幾年不良資產的困擾所致,而我們也錯過了港基銀行的收購機會。但是從集團的角度看,光大銀行走出來是必然的事。

  證券時報:中資金融機構目前整體在香港表現可圈可點。就這一群體而言,將來會是怎樣的市場景象?在哪些方面有可能面臨挑戰(zhàn)?需要怎樣加以規(guī)避?

  陳爽:中資金融機構這兩年的快速發(fā)展更多地依仗國內,得到了更多的機會,因此賺到了更多的錢,聘請了更好的人,實現了良性循環(huán)。我們擔心的是國內經濟的波動對中資機構的影響。切掉了國內的資源,我們的局限性馬上就能體現出來,這是所有中資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們自己要看到不足,認清盈利能力是不是真的表明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能力。而銷售系統(tǒng)和金融創(chuàng)新等方面,是要靠時間逐步積累的,目前我們還差得很遠,未來還是要虛心學習,要跟國際交流,要全球化地掙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