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創(chuàng)業(yè)者分享:我在YC學到了什么?

2012/10/22 17:29     

本文是硅谷的年輕華人創(chuàng)業(yè)者Ethan Gui (新浪微博:@伊特罕)。Ethan參加了今年由Y Combinator組織的Startup School活動。不同于那些我們慣常見到的創(chuàng)業(yè)者“格言”摘錄,Ethan站在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準創(chuàng)業(yè)者)的角度,通過Facebook扎克伯格、Pinterest Ben Silbermann等知名創(chuàng)業(yè)者的實際案例與心得(而非教誨或格言),向我們分享了他的學習體會。希望這篇文章對那些致力于思考如何創(chuàng)業(yè)、開發(fā)一款出色產品,以及如何經歷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各種挑戰(zhàn)的人們有所幫助。

以下是文章正文:

Startup School是由Y Combinator每年舉辦的一日活動?;顒佑梢贿B串的采訪和演講組成。被采訪者和演講者是有經驗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資深的風險投資人。任何人都可以申請,而YC會比較傾向于hacker型人才。

今年我有幸能參加這次活動。一天下來,總共11場30分鐘的采訪或演講,內容不少,但以下幾個話題和要點是被多位嘉賓反復強調的,作為一名創(chuàng)業(yè)者或準創(chuàng)業(yè)者,這也是最讓人深有體會的地方。

1. 先做產品再做公司

Facebook創(chuàng)始人兼CEO 扎克伯格認為不應該過早的去多想成立公司,應該先試著做一些東西,并讓周圍的人喜歡上它,接下來再考慮成立公司。

Mark Zuckerberg還說:最開始做Facebook時只是把他當做一個興趣,是做一個他自己想要在大學里使用的工具,并不是當做是一個公司來運作。Mark最后告訴在場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在下決心全身心投入到一個事業(yè)里去之前,應該花時間好好探索真正讓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自身的靈活。

Pinterest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Ben Silbermann在這個問題上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旦決定要做一件事情,就責無旁貸地去做。只想不做還就干脆別去想。因為commitment matters。他當時就是在他夫人的支持下辭去了當時在Google的工作開始了全職創(chuàng)業(yè)。

2. 如何發(fā)現并對待核心用戶

比沒有用戶注冊更讓創(chuàng)業(yè)者頭疼的事情,就是用戶注冊后決定不繼續(xù)使用這款產品。Pinterest的co-founder Ben Silbermann更是深有體會。

2010年3月,Pinterest上線。3個月以后,總注冊用戶只有區(qū)區(qū)3000人。而這3000人里,每日活躍用戶只有不到100人,包括Ben自己在內。其實,Pinterest并不是Ben和他的團隊的第一個產品,而當時他們想的也是快速迭代,再推出下一個產品。然而,再次觀察Pinterest的活躍用戶讓Ben改變了這個想法。

這不到100個活躍用戶不僅僅是偶爾使用Pinterest,而是像Ben一樣每天使用。也許做出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產品不太可能,但如果能招來一些和這些活躍用戶一樣的人來Pinterest就能繼續(xù)做下去。意識到了這些核心用戶對Pinterest的重要性后,Ben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找到了這些用戶,并一一與他們見面,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促使他們每天都會使用Pinterest。

另外,Ben組織了各種線下機會活動,邀請這些人和他的朋友們一起來參加。雖然這樣的方式和傳統(tǒng)的病毒營銷大相庭徑,但卻恰恰是因為Ben對這些核心用戶的額外關注帶來的Pintrest之后爆發(fā)式的增長。因為由線下活動產生出來的新用戶大部分都符合幾個特征,在各大社交網絡上活躍度高,同時更傾向于在Pinterest上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內容。

3. 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的基因:決心(determination)韌性(resilience)和驅動力(drive).

在Y Combinator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同時也是Paul Graham的夫人)看來,創(chuàng)業(yè)者想要成功最需要具備的一項素質是決心(determination)。而決心又分成兩個部分韌性(resilience)加上驅動力(drive)。韌性讓你在任何情況下不后退,而驅動力則會帶你一直前行。

Y Combinator的成員公司Weebly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David Rusenko隨后分享了他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David和另外兩個大學同學在06年成立了“所見即所得”的網站建設工具。07年1月加入Y Combinator。在YC三個月的孵化結束后,Weebly募集到了65萬美金的種子資金。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里David和他的團隊卻一直苦于異常緩慢的網站發(fā)展。

David的工作臺上有一個類似老實模擬時鐘的顯示器,上面有兩個數字,第一個是總注冊人數,第二個當前在線人數。從YC畢業(yè)后的幾個月時間里,David和他的團隊目睹了注冊人數超過了6000人,但是在線人數卻一直停留在3,而這三個人就是David和同一張工作臺上的另兩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同年,Weebly被TechCrunch報道過,甚至在年底被《時代》雜志評為2007年50佳網站。然而,根據David透露的數據,來自媒體的報道的確使得網站的訪問量和用戶注冊量大量增長,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天到幾周之內,訪問量就會回到被報道前的水準。而很小部分之前注冊的用戶轉變成了活躍用戶。

2008年,Weebly擁有了100萬注冊用戶,而且網站推出了專業(yè)版,域名銷售服務,廣告服務并且開始盈利。但賺來的錢遠遠小于網站的維護費用。而正當David出去尋找新一輪的投資的時候,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投資者格外謹慎。09年,在新一輪投資仍未到位的情況下,David和他的團隊開始在日歷上標記出每一張賬單的截止日期,計劃著銀行里所剩的每一分錢該怎么花。同時還在努力尋找讓用戶爆發(fā)增長的法子。這樣的日子又持續(xù)了兩年。

終于,在2011年,Weebly成立4年之后,David和他的團隊從紅杉基金處募集到了他們的下一輪投資。如今,Weebly生成了整個互聯(lián)網上2%的網站??傋杂脩?200萬。

相關閱讀